时邵玉书不仅仕途尽毁,更可能牵连众多。
世家大族的行事风格,他们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在家族利益与声誉面前,手段狠辣果决,毫不留情。
所以出于这份忧虑,王芷珊曾多次委婉地从侧面提醒劝说邵玉书,
可这也是邵玉书,少见的对王芷珊起了争执,不满的说了句,“我已沦落至此,难道连些许随心而为的自由都没有了吗?难道非得在那勾心斗角的官场中,违背本心,才能让家族满意?”
说罢,他霍然起身,衣袖拂过石桌,似在宣泄内心的愤懑。
王芷珊望着邵玉书离去的背影,满心无奈与惆怅,深知此事愈发棘手。
此次新科取得功名的学子们,按常理而言,都应是受着知州温以缇的知遇提携之恩。
然而,他们却似乎更倾向于邵玉书。
而温以缇这边却显得颇为冷清,门可罗雀。
但她自己对此并不在意,因着如今的心思全被太子突然被册封一事所占据,忙得焦头烂额。
她知道六王爷在朝中如今已渐占上风,却怎么也料想不到陛下会如此突然地做出这一决定。
温以缇强行让自己紊乱的思绪镇定下来,开始在心底细细梳理这错综复杂的局势。
她不得不承认,就当下而言,六王爷坐上储君之位确实有着诸多有利因素。
今年是七公主及笄之年,及笄之后便要和亲之事,这对于六王爷而言,无疑是一个良机。
若他能妥善处理此事,成功促成和亲,便能收获瓦剌与鞑靼的善意,稳固边境动荡,从而为使自己太子之位渐渐坐稳。
毕竟,这可是他以储君身份,承担的第一件重大国事,意义非凡。
朝中大臣们虽私下对和亲一事颇有微词,认为此举有损大庆威严,但这终究是皇上的旨意,他们也只能默默接受。
况且,在大多数官员看来,牺牲一位公主以换取大庆边境数十年的和平稳定以及丰富的进贡资源,实在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只不过他们都不远让自己丢这个脸。
再者,皇上突然册封太子,打了许多党派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各方势力在暗中角力,相互制衡,如今这一册封,瞬间打破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