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拂野稻波悠,车来车往笑盈眸。
又是一年秋收大忙时,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繁忙景象。金色的稻浪在秋风中翻涌,农民们弯着腰,手中的镰刀起起落落,割下沉甸甸的稻穗,一捆捆码放整齐,再扛到田边的空地上,堆成一座座小山。
百姓们虽然累得汗流浃背,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因为今年的田地状况比去年好太多了,丰收的喜悦让他们忘却了所有的疲惫。
应院首带着手下,正有条不紊地配合百姓登记县养济院内官田的收成。
“应大人,今日收成如何啊?”只见此时,方县令带着一行人,满脸笑意地走来。
应院首见了,将手中的册子交给身边的人 向方县令行了一礼,毕竟她品级比方县令略低,“县令大人大人差事繁忙,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方县令笑着回礼,目光落在那一堆堆粮食上,脸上的笑容依旧,语气却多了几分关切:“毕竟是一年一度的秋收,这官田的收成可关乎咱们县粮仓的储备,本官实在放心不下,过来看看。”
应院首年逾半百,岁月沉淀下的沉稳气度与方县令的年轻气盛形成鲜明对比。虽说她官职品级低于方县令,可早年在宫中多年,虽未崭露头角,却也历经风云变幻,周身自然散发着一股历经沉浮的威严。这气场,比起方县令,不知要强出多少,仿佛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往昔岁月里积攒下的底气,让人不敢轻易小觑 。
应院首轻笑了下开口道:“回禀县令大人,今年收成不错。我也了解过往年的情况,今年确实比往年强上许多。”
她抬眼望向田间忙碌的百姓,眼中满是欣慰,“百姓们辛苦一年,也算有了好回报。”
应院首心里明白,方县令此番前来,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又轻声道:“虽说喜人,可这些粮食都是要归于养济院的。县养济院下的官田收成,关乎养济院一众百姓的生计,而县内粮仓储备靠的是税收,这二者还是有分别的。
大人不必太过忧心,只要县内税收不出差错,咱们县的粮仓储备便大可高枕无忧。”
方县令听到这话,笑容微微一滞,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悦,冷冷道:“怎么,应院首是觉得你们养济院不属于咱们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