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华今后的生活。
虽然她们现在已经存了一笔巨款,省着点用,也能保持母女两个初中三年的一切开销,但是能多赚点钱,谁愿意紧巴巴地数着日益减少的票子过呢?
……
又逛了一圈,小小的集市很快也就逛完了,苏妍对乡里的经济情况也有了个大体的了解。
贫穷,落后,原始……没有任何消费能力,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纯农村经济的自给自足和初级农产品、畜牧产品的交换……
没有任何高附加值产品的资源和生产能力,也没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就是售卖些针头线脑、日常零用产品的的百货杂货,一个月辛辛苦苦赚的钱还没她一天倒腾干蚂蟥的利润高。
因为乡里的老百姓实在没有钱,没有资金就没有消费能力,开饭店、开商铺、卖衣服……在这里都行不通……
以农民为消费主体的乡村市场,老百姓手里没钱,任何销售手段在这里都毫无施展空间。
除非能带动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老百姓手里有钱了,经济活跃起来了,消费能力自然就起来了。
……
苏妍觉的挺沮丧,有时候真的挺痛恨现在这个小身板的。
刚满十岁的苏妍,这个尴尬的年龄,手里没有本钱,也没有可以利用的关系,在这个消息闭塞,观念又落后的偏远乡镇,后世的那些先进的公司经营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在这里完全用不上。
要想有更好的机会,获取更多的资源,还得去相对富裕的县城或者是经济更为发达的省城。
否则以她现在那点子家底,没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根本就搭不上时代发展的列车。
……
苏妍虽然觉得挺沮丧,但也觉得有无限希望。
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未吹遍神州大地的八十年代末,在这个遍地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隐藏了无数的机会和宝藏,到处都是腾飞的风口。
带着先知视觉的苏妍,知道将来有很多国家政策,也知道要发生的很多国家大事,这些国策的变化跟个人未来的发展和奋斗的方向息息相关。
她不需要抓住太多,就抓住三四个,就足够在这个时代完成财富的积累和商业版图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