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丰厚的奖励条件将苏家庄所有人的向学心都给挑动起来了,除了到了年龄要结婚的女孩外,村里符合上学年龄的女孩儿,也全部被家里人送去了学校。
村小学经过村里出资修整后,变的更加整洁干净和宽敞明亮,年龄、个头大小不一的孩子们被分到了各自的教室里,老师因材施教,学习快的向高年级班分,学习慢的则继续留在低年级班里学习。
苏家庄的人们现在整体的氛围是激昂的,蓬勃的,积极的,向上的……以往那种天天三天两头吵架骂架、赌博酗酒蔚然成风的样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家家户户都有了正经的营生,靠着自己的劳动都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了现在的苏家庄的新气象,新村风。
……
这种积极向上的村风,让敢于闯荡的邓薇同志,一进村就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村里人没有她印象里农村的嘈杂、狭隘、争夺,没有因为鸡毛蒜皮的矛盾相互扯皮、斗殴、叫骂,村里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旺盛又粗鄙的二流子晃来晃去,也没有到了上学年龄却上不起学的娃娃们在街上游荡……所有的人都在忙,却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食品厂不远处的小学里传来阵阵诵读声,远远望去,教室里人头攒动,显然是村里的孩子们都能上的起了学,读的起了书。
读书在这个时代有多贵,有多占用家庭资源,邓薇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正因为清楚,所以才格外吃惊和佩服。
她被眼前这个看起来相当年轻却气度不俗的小苏总,在短短几年里竟然创办下了如此大的厂子、做出了如此大的成绩而深深折服,两年多的时间里让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变成现在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是县里的领导,这些年来来回回换了多少个,也没哪一个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出这样的政绩的?
……
此时的苏妍正微微笑着,看着挨在一起的一对恋人问道:“你们决定好了?”
邓薇和王青州对视了一眼,眼神坚定地看着苏妍道:“我们决定好了,我们一起去省城!有厂领导和食品厂给我们兜着底,我们还怕什么?无论前方有多难,我都会和青州一起闯荡,为咱食品厂再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