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上与众嫔妃分享这份荣耀,让大家一同见证乾隆对自己的特殊眷顾。
中秋夜,月明星稀,紫禁城灯火辉煌,宛如一座人间仙境。乾隆身着华丽的龙袍,携后妃、皇子公主及文武百官步入彩棚,夜宴正式开始。晴岚身着一袭绣有金线牡丹的曳地长裙,头戴镶嵌珍珠的凤冠,仪态万千,与乾隆并肩而坐。他们举杯共饮,品尝着美酒佳肴,欣赏着月色下歌舞升平的景象。舞台上,伶人们身着华丽的戏服,演绎着《嫦娥奔月》的戏曲,舞者们则翩翩起舞,犹如仙子下凡。乾隆特意命人为晴岚献上一曲《霓裳羽衣舞》,舞者身姿曼妙,裙摆飘逸,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仙宫月境。晴岚看得如痴如醉,心中感叹古代艺术的魅力,也为能与乾隆共赏此景感到无比荣幸。
宴间,乾隆提议举行诗词雅集,众嫔妃及文臣纷纷响应。晴岚深知乾隆喜好诗词,便即兴吟诵了一首现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她嗓音清脆,情感饱满,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景融入古韵之中,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深深思念与祝福。词句之间,既有对现代亲人的遥祝,也有对古代同僚的敬意,融古通今,令人动容。乾隆听罢,赞叹不已,认为此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堪称中秋佳作。他亲自为晴岚斟酒,夸赞她的才情出众,与众不同的见解为这场中秋夜宴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宴会结束后,乾隆携晴岚前往御花园赏月。月光如水,洒满花径,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两人漫步其间,谈论古今月色之美。晴岚借此机会向乾隆讲述现代中秋节的习俗,如提灯笼、放飞孔明灯、家人团聚等,还描述了现代城市中人们如何在高楼大厦间挂起彩灯,举办大型灯会,以及家人围坐电视机前观看中秋晚会的场景。这些新颖的习俗与活动,使乾隆对现代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他听后感慨万分,对晴岚的见识与才情愈发欣赏。他问晴岚:“若朕能亲临你的时代,不知会是何种景象?”晴岚微笑道:“皇上若是能穿越时空,定能看到一个繁华昌盛、科技发达的世界,那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月色下,晴岚与乾隆促膝长谈,从家国大事到个人情感,两人的对话愈发深入。晴岚吐露了自己对现代的思念,以及穿越到清朝后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坦言,虽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