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贾家的时候,林岚玉和林黛玉也曾跟三春一同读书学习。
只是彼时三春学的更多的,或者说是贾母特意叮嘱过,让三春必须严阵以待认真学习的,还是两位嬷嬷教导的各种规矩礼仪,待人接物,乃至是后宅手段。
但林黛玉虽然已经开始自己掌家,实则骨子里仍然是那个带着几分读书人的清高和少年意气的少女。
便连林岚玉,有时候都未必能够完全和林黛玉的思想共同,大部分时候两姐妹都是在互相理解,又互相劝导,彼此影响。
毕竟林岚玉的很多思想在林黛玉看来,属实有些过于离经叛道,甚至胆大妄为,却又似乎,颇有几分道理了。
而林黛玉骨子里的那份高洁与通透,又是林岚玉所不具备的。
五人凑在一起,与其说是同窗,倒更像是玩伴。
可如今不同,林岚玉两姐妹长大了几岁,接受了真正的翰林学士的教导,有了更成熟的思想,更开阔的眼界,也在先生们的引导下,有了属于自己的见解。
三人凑在一起,就着同一个话题去讨论的时候,不在是像从前那样,林岚玉一股脑的将自己的“外门邪说”灌输给林黛玉和三春。
反而是各有见解,有来有往,直抒胸臆。不必谁一定要说服谁,也不一定谁便是对,谁便是错。
更多的,反倒像是共同探讨,再一同完成一个话题的延展,而后各自就自己的见解,写出一篇更加圆满的文章来,去向先生请教学习。
这样的学习,一旦沉浸其中,实则是非常容易上头的。
当然,能够这样完全不必受到外界的影响,专心做学问,除了自己的定力之外,周围人给她们营造出来的好的环境,也是绝无仅有的。
就在三人就着春光好读书的时候,经历过好几轮的来回拉扯,后妃省亲之事终于赶着春日的尾巴尖,正式定了下来。
不过后妃想要省亲,并不是随随便便便能被恩准的。
首先需要后妃家中有一处重宇别院,能够供后妃省亲之时用来驻跸关防(在后妃临时停留的地方进行防卫)的地方,而不是直接便能将宫妃接回娘家。
其次需要宫妃的家族向皇帝上书,正式请了命,中宫拟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