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武侠世界行 > 第240章 心脑之争(2/3)
以后也是。

    第四层:《易经》是阴阳之学;战国邹衍首创,巫学混合,导致战国儒学有所割裂。孔子死后,儒家分裂,才有百家争鸣。阴阳家,出自子张,墨子受其影响,反出儒家。

    第五层:《易经》是义理之学;义理是对历史道义总结归纳,静态,没有对当下特殊性做出相应判断。道理是静态,实际生活场景是变动的。持经达变则是对易经高度理解体现。宋明理学只教道理,不教术数,民间学术数,不知道义理,两者严重割裂,以致于明清儒家精神分裂,严重虚伪不堪。

    第六层:《易经》是心学、心性学,建立在历史性总结后,对当下社会更宏观预判,更强调直觉性。遁世不闷,独立不惧。古往今来,达到此境界寥寥无几。绝大数到了第五层就心满意足了,过往岁月,很少遇到比肩伏羲之人出现。这也说明大众一个疑惑就是明明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易经在传播过程中有人可以拆分,就是不愿意有人可以学透,绝大数时候,不融洽,恰恰是有人故意曲解。”

    吴成听后大有所悟说:“天是宇宙本源:儒家天是乾卦之意,也就是乾道,乾坤相济才是儒家。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颜回逝世,一句天丧予,就明白天是一种精神信仰,也是我的本源。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行乾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也是十二辟卦的意义。天人合一是四合一,本超合一,心物合一,律理合一,心世合一。

    万物皆备于我,我中有世界,世界中有我。宇宙本源与我中本源并无分殊。梵我如一实际上就是对中国天人合一山寨,但是他们以主观意念去曲解。不言是天道  最玄妙的东西。

    西方和道家都是直接从宇宙去推导,而儒家是从自身推导。

    如果你不足够了解自己,又说自己悟道,一定是荒唐可笑。

    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一定接近究竟宇宙。

    正所谓心不离物,物不离心,心物一元论,就是中国文化精神。西方大前提是错的,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这就是鹅湖之辨,陆子对程朱忠告。错误的不会正确,正确的也不会错误。人会认知扭曲,那么痛苦就是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