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武侠世界行 > 第362章 孔孟之道(2/3)
立感情基础之上,师徒和同学,其实就是契约式父子兄弟。现在人理解不了徒弟为何不能轻易背叛师父,原因在于他们进行拜师仪式,已经是入对方家门,某种意义上是对方儿子。

    如果对方没有儿子标准对待自己,这就是师父不义,徒弟就可以背叛师门。

    文化断层,导致理解不了上古书契文。这是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承接着结绳记事。

    孔子为颜回大声恸哭,而对孔鲤之死,通过音乐就可以排遣忧伤,对自己儿子情感居然没有超过颜回。

    守孝三年和守孝六年,其他弟子按父子之礼送别恩师,开了师道先河。

    子贡是有违礼制,恰巧证明子贡对孔子信任,在情感上已经超过生父。

    情感虽旧,但是显然已经超过一般流俗。

    孔子虽旧,其命维新。以父子情感面对陌生人,这就是儒家,古往今来,自称父母官,敢说自己配得上父母官。

    当今之世,情感关系面临重构,如何建立父子兄弟般关系,也就是时代迫在眉睫之事。为何儒家在人死去之后  才会觉得他的重要性。儒家关注恰巧就是永恒之道,如何面对自己喜怒哀乐,让他合理,而不影响他人。看着很简单,其实往往不容易。儒家易学难精,道家难学易精。

    子贡:夫子文章可闻,性与天道不可闻。后世儒学所谓性与天道根本不是儒家所传。性与天道都是人心归纳出来,压根不存在本体式人心与天道。但凡要人服从外在标准的真理都是泯灭人性。人要为自己选择与判断,以及自身选择承担责任。没有天生幸福,而是自身选择与判断得来。一切选择与判断都是由内心展开,而不是听信某一人,某一教条。儒学压根不存在教条,而是培养人格独立,自由精神。儒学是一种标准,人格独立,自由精神标准。当你心安理得面对自己选择与判断时候,就是儒学传人。

    真正学问就是承认人不能无所不能,但竭尽全力去权衡利弊,事有轻重缓急,也就是节奏。

    所有说人是一劳永逸的学问都是伪学。

    这就是回击那些批判儒家,为何不能让老百姓一直太平的跳梁小丑。

    儒家不是包治百病的江湖郎中,教人判断力,基础性认知都没有,那就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