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各方势力纷纷争夺徐州,徐盛看到徐州已不再是他实现抱负的地方,于是决定离开。在离开徐州后,徐盛继续寻找新的机会,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天下大势,期待着能够找到一个真正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明主。
(公元 195 - 196 年)
在离开徐州后,徐盛开始了一段漂泊的旅程。他游历了许多地方,观察各地诸侯的治理和军事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江东孙氏政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的江东,在孙策的领导下,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孙策以其英勇善战和礼贤下士的品质,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投靠。
公元 195 年,徐盛带着自己的亲信来到了江东。他向孙策表达了自己的投靠之意,并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孙策对徐盛的到来十分高兴,他看出徐盛是一位难得的将才,于是任命他为别部司马,让他统领一支军队。徐盛对孙策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他发誓要为江东孙氏政权效犬马之劳。
在孙策的麾下,徐盛积极参与了江东地区的统一战争。他跟随孙策四处征战,先后攻打了许多地方势力。在这些战斗中,徐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善于运用战术,常常以少胜多。例如,在攻打严白虎的战斗中,徐盛率领一支先锋队,巧妙地突破了敌军的防线,为后续大军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在他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江东地区逐渐被孙策统一,孙氏政权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着名战役
1 濡须之战(公元 213 - 217 年)
公元 213 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企图突破东吴的防线,进而攻打江东地区。孙权得知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迎敌。徐盛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自然也参与了这场战役。
在战役初期,曹操的军队来势汹汹,其水军和陆军相互配合,对濡须口形成了强大的攻势。徐盛深知濡须口的重要性,一旦此地失守,江东将门户大开。于是,他向孙权提出了一系列防御建议。他建议在濡须口沿岸设置大量的防御工事,包括投石车、弩炮等远程攻击武器,以抵御曹军的进攻。同时,他还主张利用江水的涨落规律,在江水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如铁链、木桩等,阻止曹军水军的前进。
孙权采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