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今名人传 > 第83章 袁绍:四世三公,名门后裔(3/10)
的野心。此后,他在京城之中肆意妄为,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董卓的暴行,终于激起了天下诸侯的公愤。

    公元 190 年,袁绍挺身而出,以其家族累世积攒的崇高威望,在渤海郡高举义旗,发出了讨伐董卓的激昂号召。一时间,关东各地诸侯纷纷响应,如潮水般云集而来。袁绍凭借着众人的推举,荣登讨董联盟盟主之位。刹那间,各路大军汇聚一处,浩浩荡荡地指向洛阳,那气势犹如排山倒海,仿佛要将董卓的罪恶统治彻底推翻。

    袁绍在联军初期,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与非凡的组织协调能力。他精心策划联军的军事部署,根据各路诸侯的兵力、特长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制定了一套详尽而周密的战略规划。他将联军分为多路,犹如一张巨大的网,分别从不同方向进军洛阳,试图对董卓形成全方位的合围之势。在联军的营帐之中,袁绍意气风发,他的每一道指令都坚定而果断,每一次战略部署都彰显出他的深谋远虑与高瞻远瞩。他的言辞慷慨激昂,鼓舞着联军将士们的士气,使众人坚信,他们正在为正义而战,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此时的袁绍,无疑成为了天下人瞩目的焦点,他的名字在联军将士们的心中,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也彰显出他在这乱世之中凝聚各方力量的强大号召力。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支看似强大无比的讨董联军,实则内部矛盾重重,犹如一盘散沙。各路诸侯虽因共同的目标——讨伐董卓而暂时走到了一起,但他们各自心怀鬼胎,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有的诸侯参加联军,并非真心为了匡扶汉室,而是想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抢夺地盘与资源;有的则担心在战争中损失自己的实力,因此在战斗中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愿全力以赴。

    在酸枣会盟之时,众人表面上高呼着讨董的响亮口号,一个个义愤填膺,仿佛不将董卓碎尸万段誓不罢休。然而,当真正需要付诸行动时,他们却表现得极为迟缓。粮草分配不均的问题,迅速成为了联军内部矛盾的导火索。各诸侯为了争夺有限的粮草物资,争吵不休,互不相让。有的诸侯甚至私自截留粮草,导致其他军队面临饥饿的困境,严重影响了联军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