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今名人传 > 第83章 袁绍:四世三公,名门后裔(8/10)
捷,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智慧与果敢的决策,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取得了小胜,然而,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袁绍兵力占优的整体局面。

    之后,双方进入了漫长而艰苦的对峙阶段,在官渡一带扎营对峙。袁绍为了打破僵局,命令士兵修筑土山,居高临下地向曹营射箭,曹军一时间伤亡惨重,士气低落。曹操面对此困境,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迅速发明了霹雳车。这种新型武器能够远距离发射巨石,威力巨大,有效压制了袁绍的弓箭手,减轻了曹军的压力。

    在粮草争夺方面,战争的胜负逐渐聚焦于此。袁绍派遣淳于琼率领一万多人押送粮草前往乌巢,乌巢作为袁绍大军的粮草囤积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曹操在得知这一情报后,陷入了沉思。此时,许攸因与袁绍内部产生矛盾,前来投奔曹操,并献计夜袭乌巢。曹操深知这是扭转战局的绝佳机会,于是当机立断,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人衔枚,马裹蹄,趁着夜色,如鬼魅般向乌巢疾驰而去。

    乌巢之战成为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转折点。曹操的军队如天降神兵般突然出现在乌巢,淳于琼仓促应战,却难以抵挡曹军的猛烈攻击。曹操指挥将士们奋勇杀敌,四处放火,一时间乌巢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袁军的粮草辎重被付之一炬,火势蔓延之处,喊叫声、哀号声交织在一起。袁军士兵们望着熊熊大火,军心大乱,斗志全无。

    袁绍在得知乌巢被袭后,惊慌失措,未能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张合等人建议全力救援乌巢,认为乌巢若失,大军将陷入绝境。然而,袁绍却犹豫不决,他担心曹操此举是声东击西之计,害怕曹军会趁机攻打自己的大本营。在这关键时刻的错误判断,使他命令张合、高览进攻曹操大营。张合、高览深知此举不妥,但无奈只能奉命行事。他们久攻曹操大营不下,又听闻乌巢已失,粮草被焚,感到大势已去,于是毅然决定投降曹操。

    曹操得到张合、高览的投降后,士气大振,立即组织兵力对袁绍军队进行内外夹击。袁绍军队此时已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可言,在曹军的猛烈攻击下,全面溃败。袁绍在亲信的护卫下,率领残兵败将狼狈地退回河北。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如未能高度重视粮草安全问题,对战场局势的错误判断以及在关键时刻未能合理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