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铲子,喊着韩小梅出门。
走到半路,韩小梅指着右手边的一大片地道:“这是我们家的地。”
黎语扭头,便见一大片杂草。
“这片地这两年种稻子收成越来越低,村长伯伯说是地没力了,不好好修整,以后收成更少。二哥听了他的话,今年做主只种了一季稻,这一季没种,等明年四月再开始重新种。”韩小梅掰着手解释。
“这件事你三哥跟我说过了。”黎语看着其他家种满了稻子的地块,心道韩修文挺有魄力,古代粮食是一家生存最重要的东西,农户们恨不得在每一寸土地上都种上粮食,他却放着地不种。就是方法错了,给地增加肥力,仅仅靠短期的休耕作用有限。
“家里的地全部休耕了吗?”黎语想到韩修武和杨秋月两口子,随口问道。这两位眼光见识都不怎么样,应该不会同意韩修文的做法。
果然,韩小梅道:“只有这几亩休耕,赵员外当年赠给三哥的十亩水田在另一边,那边一直种着稻子,分家后里面有五亩是我们的。”
这件事韩铮倒没跟她提。估计是怕她太累,毕竟做生意已经很费劲了,再管土地,精力实在不够。
黎语又问了旱田。
黎家的旱田在山脚下,肥力更不好,据韩小梅说,每年种小麦,费尽心力侍弄,一亩地也就产一百斤左右的粮食。
今年六月小麦收获后,黎修文也让它们休耕了,不过杨秋月不同意,种了四亩,这次分家全部归他们了。没种的四亩地归黎语他们。
黎语特意看了眼旱地,确实不怎么样,地上还有小石子一类,不过种果树应该还不错。
两人说着家里的地,慢慢地往山上挪。
清水村的这座山叫青云山,二百来米高,山间长满了树木和杂草。
因为长期有人在山中行动,山间走出了一条可供行走的小道,黎语和韩小梅上去时,撞见了吴婶。
第一次在山中看见她,吴婶大为惊讶,“你今天怎么有时间来了?”
“明日休息一天,不出摊,就来看看。”黎语道:“您在这里找什么呢?”
“找些柴火。”吴婶抓了两把在山上捡的枣给黎语和韩小梅,边走边道:“冬天快到了,得提前囤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