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后,沈飞收到邸报和密信的消息,锦衣卫“教导连”正式发威了,锦衣卫也进行了彻底的改组。
事情还是从整顿京营开始的,张庆臻把整顿京营的事情办砸了,还拖下水了刘鸿训,使内阁成员来了地震式的大换血,京营的整顿却还要继续。崇祯在兵部和吏部的推荐下,在文华殿召集了宁阳侯陈光裕、襄城伯李守琦、清平伯吴遵周,诚意伯刘孔昭四个人,让他们各自说说整顿京营的想法,几个人面试下来以李守琦的想法最有条理,说出了十几条措施,自信程度堪比茅元仪,似乎只要任用他就能扫除京营弊端,整顿出十万精兵来,让崇祯大赞人才,任命他提督京营,可是没过几天马上就碰了一个大钉子。
李守琦上任以后,一开始确实雷厉风行地干了几件事,四天内就宣布清退老弱三千多人,把一千多个冒名顶替的人打了一百军棍,又砍十几个在街头打架斗殴的营兵,这样一通雷霆手段下来,自以为可以严明军纪,把京营收拾了服服贴贴,就上疏夸耀。
可是到了第六天,就有一队京营士兵,不知道在谁的指使下,带着兵器,骑马在街上横冲直撞,喝了酒后,冲到店铺里抢劫并砍伤了店主,甚至一路冲到皇宫附近的大明门外,挥舞兵器大声吵闹。锦衣卫上去查问,这些士兵说是襄城伯让他们长长血性,和锦衣卫发生了冲突,最后锦衣卫和巡捕营联合才把二十多个人制服抓捕。
京营士兵公开作乱,性质严重。这还只有二十多人,如果是两百、两千麻烦就大了。虽然很容易就能想明白这事情不可能是李守琦指使的,是有人在使坏想把李守琦整下去,搅黄京营整顿的事情,可是毕竟是在担任京营提督以后闹出来的乱子,他也肯定有责任,崇祯只能把他停职,第二次整顿京营又宣告中断失败。
崇祯又找了一些武官勋贵问京营究竟是怎么回事,诚意伯刘孔昭感叹,京营的营兵都是北京的老居民,标准的地头蛇,和京城里方方面面的势力都有联络,身份从贩夫走卒,到权贵仆从,从锦衣卫到太监宫女家属乃至后妃外戚,几乎每一个都有背景,整治哪有这么容易的?高文彩也说北京城里的流言大多出自三大营,一人造谣进营传到一队,一队传一营,一营能传遍全城、传到满朝文武、传进内廷,煽动力极强。恭顺侯吴汝胤更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