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这样一来,原来士林清流中的风头正盛的人物,一下子成了一个丑角笑柄。就连虽然没有参谋吴昌时的密谋和烂事,只是之前和吴昌时比较亲近的士子,也被牵连得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
许多中间派的读书人也不再跟从东林系士子的主张,本来水泼不进的江南士林舆论开始了扭转。之前人人喊打的阮大铖,也被一些读书人开始了正名。有了吴昌时的对比,加上这次案件中被吴昌时构陷,本来就处于很受人同情的状态。
有人提出阮大铖还没有到吴昌时那么卑劣无耻,何必把他黑得跟过街老鼠似的,论才华,阮大铖还比吴昌时高得多呢。还有人说阮大铖也没有多大的过恶,也很难算是阉党,他最初只是和左光斗在官职安排上有些分歧而已,魏忠贤当政时,他也很快主动辞职了。
阉党在东林点将录里还把阮大成归入其中,说成“天究星没遮拦”,阉党倒台以后,他马上被启用成了光禄寺卿。那时起码在朝为官的东林人物根本没有把他算作阉党。总不见得和东林里一些人发生过矛盾就成了阉党吧?
更有人为阮大铖最被诟病的,当上光禄寺卿寺以后上疏把东林和阉党相提并论的奏疏洗白,那里面说的也是事实。东林确实和太监王安有勾结,这是东林自己也承认的。只不过王安名声比较好,不过也确实违反了文官不结交内侍的规矩,阮大铖并没有说错。
以吴昌时这样的人都能在东林中混得炙手可热来看,东林中人及其支持者也不是不会干一些恶事。而且还旧事重提,在大朝会上被崇祯拿下立威的十二个人里,就有御史田维嘉,受贿三百两,为饶阳县何茂梧开脱他儿子何麟虐杀多个婢女的恶行,最后与何氏父子一起被砍了的那个,这事情早就已经被公布。在被拿下前两个月就上疏建议要把冯从吾、高攀龙、邹元标从祀孔庙,虽然是北方官员,许多东林中的也把他看成自己人。
这些观点,起初只是在很小范围里小心翼翼地试探性议论,后来传播越来越广,同样在一个月时间里,在吴昌时的名声一落千丈的同时,阮大铖的在南方的名声迅速好转。有人甚至把阮大铖说成了耿介孤傲、独立不依的君子。钱谦益和汪当淳舆论对人的褒贬像醉汉走路一样东倒西歪,都和真实情况相差很远。
原来在南方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