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 第四百五十五章 祁碧芍自述(1/5)
    反元义军占尽优势,不需要再插手就能奠定胜局,不过祁碧芍和谭秋雨这两位龙尊义手下大将沈飞还是想去见见的,这才起意去安徽一趟,之前打听到汇聚留马平原的顶级高手无恙,一路上顺便查看一下基层的情形。

    如今已经是大后方的广东、福建农村中已经有一半用上了水力、畜力和人力农业机械,这还是因为战时,产能优先配置到军工上,少林心意把则是完全普及,融入到日常劳作和生活中,还有零星溃兵的乡村中更是保甲联防,活像一个个军事堡垒。

    中国周秦之变后封建宗法制就瓦解了,见过学者从秦汉书简中统计汉代基层就是多姓杂居。后来朱熹理论化出来的吕氏乡约,在南宋只有弟子试点化运作,明代开始才普及开。能兴盛因为是官办宗族,明代中期后才兴起民间私人化的结社。

    这时民间建得像东晋坞堡似的保甲也一样是官方支持,有不少应伤退出的军人管理,里面有淘汰下来的武器库,农闲组织军事训练,有水力锻锤、水力钻床,部分军中铳管和颗粒化黑火药都是官方下订单由这些保甲生产,不少还是老弱妇女出品。

    能组织起这么多保甲还是因为豪强被狠狠收拾了一番,这时能存活下来的豪强全都降元过,这就是现成的罪名。家产没收为军费,田地成为官田归保甲管理,如果还祸害过百姓或抗元义士的都砍了,没死的也送到矿场工坊充当免费劳力了。

    这样严厉处置在内部都引起了一些非议,不过有官捷的例子在前,他是复尊旗的杭州负责人,人脉消息很广,表面身份是豪强富商。其实是墙头草式的“双面间谍”,实力逆转下本可以收服,连这种人都没有姑息,显示了义军的决心。

    乡约体系原来的文人倡建的民间经济文化结社,只是现在没有降元的文人太少,有也是城市优先录用,在农村的教育上只能落后。目前只有一些制作各种机械匠师在各处巡回指导,空闲时兼职扫盲,看来基础教育普及有得等了,沈飞皱起了眉头。

    其实计划还行,古代几本蒙学读物加起来识字量就有三千多,两年学完就可以自由阅读。完成扫盲的人一多保甲长会上报,上面会发下教材、派出教师过来,大多是曾经降元没有大恶的文人充任,算是一种强制劳改,其他人愿意来农村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