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半岛远行 > 第24章 赴琼前的杂务(2/4)
没法看。还有就是控制集数,千万别注水。现在的电视剧为了广告什么的越拍越长,没有任何营养。最多20集,能用两集拍完的,千万别分成三集,总之出精品,别坏了公司的口碑。”

    “好的,还有什么指示。”

    “嗯,周五下午我会在研究院处理研究院的事情,到时候黔省的相关人员会去沟通扶贫的事宜,你让舒华和浥尘提前准备一下。”

    “有嫂子在不就可以了吗?”

    “你可别害我!我要是跟她摆领导的架势回来该跪搓衣板了。”几个人捂着嘴痴痴的笑。

    “跟你开个玩笑看把你紧张的。嫂子当然不适合出现在那种场合了。”宝儿冲着哥哥挑了挑眉头,就跟打了胜仗一样。“对了,富真姐下周过来,和研究院谈合作的事情。”

    “泰熙看着办就好了,宝儿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参加。富真姐肯定希望我们家有一个人能一起合作,毕竟研究院是研究院,个人是个人。只有宝儿你合适。”

    “那倒是没问题,我的钱闲着也是闲着,做些投资也不错。反正我只管出钱不管别的事情。还有到时候赔钱了哥你要补偿我。”

    “没问题,赔钱了我给你。”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研究院和迪王合作的车企并不包括igbt功率芯片授权,igbt按照研究院的规划属于电子事业部分,是要单独合作的。考虑到新能源发展的形势这类芯片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之所以从功率芯片开始是因为这类芯片的生产相对容易,对工艺的要求不像逻辑芯片那么高,非常适合验证研究院的光刻机探索思路,并推动光刻机技术的演进。等工艺的路子走通了,自有光刻机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研究院的一些尖端技术肯定会投入生产的。像通信方面,在班行远提供的数学工具的加持下,研究院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已经真正领先了,而且幅度相当大。这是经过流片验证的。

    技术研究就是这样,有数学工具加持在理论上突破后,工程上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了。

    研究院在光刻机技术上的进展也很好,最新的样机只比阿斯麦最先进的机型落后一代。在实际生产中通过一些特殊的工艺,可以实现与阿斯麦最新机型同样的工艺水平,只不过经济上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