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地方调研
帝国商业座谈会对大宋帝国乃至于整个东方地区的影响力属于核弹级别的。不少嗅觉敏锐的人已经从特意流露的会议纪要中嗅到了能够挣钱的点。帝国的政治,民生,经济多个领域都因为这次座谈会被调动起来。
大宋帝国京师御书房内,大宋帝国的执政体系基本已经确定,战略层面开小会,战术层面开大会。这次商业座谈会表面上是一个普通的商业领域会议,但实际上是对大宋帝国政治战略的大规模调整,其历史意义是不会低于江南会议。甚至于其历史意义要远大于江南会议。大宋帝国的黄金时代前奏可不是徒有虚名的。
赵宇看着御桌上大宋帝国内导部关于各个领域的上来的调动报告以及各方面的动向。赵宇猛敲了敲桌子,开口说道:"传旨中枢阁,枢政监和军务署做好监国准备,有司准备一下。朕要巡查天下。"
由于赵宇经常在外,所以大宋帝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君主长期离相制度。及三套班子中枢阁主管政务行政事宜,枢政监主管内廷,皇家产业;军务署,主管帝国军队及军务。相互制衡和维持内部平衡。
本次巡查主要是针对帝国各地区性的产业进行一次摸底巡查。大宋帝国的黄金时代即将开始,产业升级也已经提上了日程,帝国各方面的资源,人力,物力,多方面都在为产业升级做布局和投入。
俗话说的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虽说帝国情报系统和内导部以及相关系统已经将各产域的情况做了汇总,但是当中有没有掺水,掺了多少水,都是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按照这份报告来做,相关部署会出大麻烦。赵宇不得不亲自下场对帝国核心项目盘进行一次摸底,以确保帝国的战略布局不太脱离实际。
帝国内外对于天子出巡之事已经见怪不怪,毕竟自天子亲政以来,经常会外出巡视,中枢也不会出现重大的问题。
外界关注的重点是,本次随天子巡视天下的陪同人员名单。陪同人员名单的职务和身份背景极有可能昭示着天子的下一步动作,有心之人可以通过这不起眼的名单中可以分析出不少大动作以及朝廷人事任命安排及调动。
一般来说,随驾的人员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内廷派出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