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 第493章 最后一块拼图(1/3)
    原料客商们在国际上能搞到,但配方却在张宏城这边,所以大家一拍即合。

    三位客商都同意在h县设立合资的古泉山酒厂,至于销路很简单,他们贫困县有政f扶贫采购项目支持指标——现在还处于萌芽时期的中档招待酒市场。

    对于泥土漫天的h县环境,港商们根本无所谓,因为来料加工酒厂投资不用太多。

    港商们投了四百万占股45,张宏城转头就抽了六十万给耿同鹏用在火电厂二期上,老耿这才重新对他有了笑容。

    酿酒设备或者说是勾兑设备都是现成的,市里和隔壁县的酒厂人员一分钱都没给,全给要了过来。

    周副书纪接下了四处买酒的事,领着七八个新鲜出炉的采购员四面出击。

    民大工艺品厂来h县设立分厂的事是张宏城一早就和学校谈好的。

    哪怕h县很穷,但工艺品厂这边却对张宏城信心十足。

    这货可是号称能把狗屎卖出黄金价格的主,和他合作,闭着眼就行。

    工艺品厂的人和机器只比客商们晚到几天时间。

    张宏城和老书纪一商量,直接把县府原来的大食堂腾出来给了工艺品厂。

    科技和狠活,时间不用那么多。

    才四月下旬,从各处最多一毛一斤的便宜酒,经过多种“复杂”的工艺后,第一批合资酒“古泉山酒”就摆上了县府的饭桌。

    自己入口的东西,卫生肯定是达标的。

    这个时候酒厂正式厂房的地基刚开工……。

    这酒怎么说呢?

    味道不如茅,但口感也属上乘。

    也不贵,四块五一瓶!

    成本六毛二。

    放国内单位这么做妥妥的要出事,但这是合资,品牌费用和专利费用占了大头,咳咳咳咳。

    自己喝得好不算真好,还得找专业人士来品品。

    于是,隔壁县汽车团的同志们有口福了。

    汽车兵向来是费油更费酒。

    茅子谁能敞开供应,但古泉山酒也不错,h县还给了团里大量的供应额度。

    刘团长羞涩了。

    那个谁,工兵连,去桥对面看看,看看人家h县有什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