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这样,妹妹拉着哥哥到楼道聊了很久。
“哥,坏事还没有发生,你就提前焦虑,相当于你遭遇了两次坏事,坏事发生了,事后你又一直想,相当于你遭遇了三次坏事。妈妈生病这件事已经发生了,我们积极面对,焦虑没有用,我们都振作起来,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妈妈也才会安心,我们的焦虑于事无补,只是让自己和事情更糟糕。”肖希望冷静的对哥哥道。
除了最初她那天接浩子哥哥电话,她一个人在楼道里哭过。
之后,她一直很冷静,没有再哭,哭泣只是身体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偶尔释放一下就行,一直哭,对视力不好,对情绪控制也不好。
她劝哥哥好好做抖音,不要放弃。
看爸爸跟护工聊天,她就不经意的插话问到了护工的工作去,最后,爸爸以为是他不经意的居然发现了一个工作机会,很高兴的去干了夜里护工的事情。
实际上就这样的小工作机会,也不是肖爸这个老实农民工轻易就遇上的。肖爸跟护工聊天实际只是问好,客气,底层劳动人民对底层劳动人民的问候,聊的时候是想不到找工作的事情上的。
肖希望对妈妈说,她高三很忙,学习内容特别繁重,要妈妈尽快好,好了照顾她,本来她就说好高三要照看她学习的,其他很多家长租房到学校跟前陪读的,她也需要陪读,学校吃的很差,她身体扛不住。
肖妈立刻同意了,她自己已经生病,怎么舍得让孩子生病。
看起来肖希望很任性,妈妈生病,她却只顾着自己,让妈妈要陪读照顾她。
实际上在农村干过活,比如摘过棉花,在茫茫无际的棉花地里,弯腰把一朵一朵棉花摘下来,去壳,放进袋子里,或者去工地扛过包就知道,照顾学生吃喝,已经是最轻便的活了。
有肖希望看起来冷漠自私的安排,这个家的人反而迅速的冷静下来。
不像是最初那样慌慌张张。
肖妈希望自己快点好,精神振作起来,别的不说至少熬过孩子高三,希望上大学,她就不遗憾了。
村里,一家出两个大学生,她也很厉害了,不亏欠孩子。
所以肖妈很积极配合治疗,希望早点出院,不要耽搁孩子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