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种子的长夜 > 第37章 重新回到不见一个幸存者的鳞粒镇(4/5)

    “你一定是看中了我的鞋子对吧,不过你死了这条心,我的鞋子码大,它不适合你。”

    果然,木雷笑了,尴尬的气氛顿时消失。

    “快到了吧?”木雷也不知道徐子良准备今晚带他在哪里过夜,但木雷还是忍不住问。

    “一个熟人家里。”

    “熟人,他还在吗?”

    徐子良笑笑,他希望她还在。

    “不去你家里吗?”木雷又问。

    “不去,住哪里,以需要为主。”

    “也对。”木雷嘀咕一声,其实无论是去徐子良家里,还是去徐子良所说的熟人家里,对他来说都一样,只要安全,只要能休息和得到食物的补充,那就是好地方。

    “到现在为止,咱们还没见过一个幸存者。”木雷张望着四周说。

    “小县城,本来人就少,又历经过那么大的浩劫,人都没有了。”

    其实末世刚到来的时候,城市居民曾大量前往鳞粒镇,毕竟从古代时起就是屯粮的地方。

    他们深知,在农村,希望永远是大于城市的。城市没有耕地,因此不可能实现食品自给自足,所有的食物都依赖于外来供应,古代如此,现在也同样。

    与此同时,鳞粒镇的农民却向城里涌去。

    颗粒无收的农民们认为,城市是唯一能够提供更多食物资源的地方。

    在城市里,早就形成了成熟的防御自然灾害的体系,这将为他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安全。这个防御体系不仅包括应急物资储备,还有高效的救援和灾后重建措施,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缺乏这样的保障,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生机。

    在通往农村和城市的道路上,两路人马相遇,他们进行了交流。然而,他们却发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资源的匮乏都是他们无法改变的现实。

    种子不再发芽,农田绝产,人类发展史一路维持下来的规律由此被粉碎。

    现实不容拒绝与躲避,瘟疫的肆虐导致人类数量锐减,全球范围内均是如此。

    幸存者与食物一样,数量日渐减少。植物与动物,能够存活下来的也日渐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