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东西不过如此。
之所以还坚持给赏赐,就是希望以后能有人献上真正的祥瑞。
印证陆鸣的身份后,刘彻对新作物的产量也增添了几分信心。
要是真有那么高的产量,岂不就是天下最大的祥瑞。
粮食产量翻倍的话,大汉对外兴兵时也能有更多的钱粮支撑。
要是陆鸣知道刘彻的想法,只怕要大呼一声不愧是汉武大帝,第一个想到的好处就是能更好的打仗。
陆鸣点头,说道:“这几种都是后世的高产作物,如今没收获之前也不好说到底有多少产量,我保守估计能有五百斤的亩产。”
霍去病都无语了。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么。
不好说多少,但保守估计有五百斤亩产。
刘彻呵呵一笑。
“陆鸣啊,你可知我大汉目前平均亩产有多少。”
“据后世资料,亩产约为二百多斤,不知是否准确。”
现代对于古代粮食产量的记载本就有不同意见,尤其是汉朝这种间隔较远的朝代。
但是根据古代农业发展水平来看,陆鸣觉得两百斤是个比较靠谱的数据。
刘彻抬头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去年山东大旱 ,不少地方粮食绝收,全国粮食的亩产量只有一百九十余斤。”
“无灾之时亩产也不过两百四十斤上下,现在你知道亩产五百斤意味着什么了吧。”
陆鸣心里偷笑,我是知道后世数据还算准确了,但你不知道咱们说的斤不一样的重量。
你的两百四十斤只是后世的一百二十斤。
这就是信息差的作用,陆鸣不说,他们就不会知道。
“那你要是不保守的话,这些新作物能有多高的亩产呢?”刘彻理解陆鸣的保守,但是也很希望新作物能有更高的产量。
“陛下,我从小很少干农活,记得很多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但都是纸上谈兵。当时也是匆匆种下种子,照顾的不够精细。”
“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我所用的种子应该都是后世的优质良种,所以我说的保守也有五百斤,不保守的话可达千斤。”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