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 第436章 一分为二(3/3)
的功绩,

    但他们自己都没得到一个善终,他们的评价更没有占据主流地位。

    始建于明朝洪武六年的历代帝王庙之中,供奉着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明朝的一百八十八位皇帝,

    秦始皇和隋文帝等颇有建树的皇帝都没能入选其中。

    而且历代王朝对秦朝和秦始皇的评价都不高,汉文帝才是他们眼中皇帝的标杆式代表,是他们追寻的目标。

    而陆鸣相信的是教员的评价,与历朝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

    “请问富民侯,何为偏颇,何为公正?”

    公孙弘和董仲舒下意识结成统一战线,齐齐看向陆鸣,等着反驳他的观点。

    “始皇帝已经逝去近百年,我将这样的人物称之为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评价一位影响非常大的皇帝,

    应该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

    首先,要看到始皇帝的功绩,没有他的一统天下,哪有如今的大汉,

    作为第一位一统天下的皇帝,他就应该受到应有的赞扬,尤其是他之后采取的诸多政策,

    书同文,车同轨,其中的意义,我想朝堂上诸位大臣都能明白,无法否认。”

    桑弘羊,张汤等人纷纷点头,

    陆鸣这些观点都说进了他们的心坎里,一分为二的评价方法更是让他们为之赞叹,

    不像那些腐儒,动不动就全面否定一个人和一项政策,说的是一无是处。

    公孙弘和董仲舒决定等一会,听听陆鸣的其他观点,再决定该怎么反驳。

    “始皇帝开凿郑国渠,可灌溉田地四万多顷,没有造福百姓么?

    始皇帝结束乱世,以郡县制来管理天下,在历史上都是开拓性的功绩,大汉如今还在承其恩泽,

    要是项羽当年夺了天下,按照他的那套分封制度,现在恐怕各个诸侯国之间还在纷争不休,

    秦灭六国之前的乱世,还有人没有过够么?”

    好在董仲舒和公孙弘都不是谷梁派的儒生,否则光是分封和郡县两种制度就能让他们争吵不休,

    谷梁学的儒生大多极为推崇周礼,而周朝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