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没有铁板钉钉的证据,再是太子,也不敢在父皇那里妄言!
这十皇子永昱,蛋毛都没长齐,居然也把永康这狗东西奉若英豪。
呸!
小兔崽子,还说要向那狗东西学习?
就你娘康妃的那些底,我一根指头就能探到底。
做梦去吧!
等机会来了,我把你们这些怂货全给收拾掉。
免得你们在背后抱起团来使坏,合起伙来来捅我的腚眼子!
……
此时的外城,百姓夹道欢送。
他们硬是挤开巡城司官兵在前面挡成的人墙,硬是把一篮篮鸡蛋、柿饼、还有熏肉,使劲地往马背上的府兵手里塞。
无奈,军纪严明的府兵们,目不斜视地看向前方,没有一人去接百姓手中的东西。
只是马背上的永康,不断地向街道两旁的百姓们,拱手行礼示意。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可是永康在出发前,对高祥严令交代过的一项纪律。
“镇北王出征,大昌必胜!”
在路过东大街的时候,一位老者,双手举着一只酒碗,硬是挤到永康马前。
老者的双臂手里的酒碗高举在马头之上,张着没几颗牙齿的大嘴喊过之后,整条东大街都沸腾起来!
“镇北王出征,大昌必胜……”
喊声雷动,人数和场面,要比永康怒斩粮商和贪官董良云那天还要轰动!
本来是极力维护着秩序的巡城司官兵们,也跟着百姓们喊了起来。
永康勒住马头,从老者手里附身接过酒碗,扬起脖子就一饮二尽。
“老人家,谢了!”
永康扔掉空碗,向老者拱手一礼。
见永康喝了,高举着酒碗的百姓们,纷纷涌上前来,争先恐后地把手里的酒碗举向霍幼楠的马头。
如此盛情之下,自出府门就黑着脸的霍幼楠,此时也无法抗拒老百姓的这种心情。
只见霍幼楠一碗接着一碗,不断地扬起脖子闷声猛灌。
啧啧!
这傻大妞!
这样下去,非把自己喝尿了不可!
那可是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