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观念,最后把她扔进皇宫里,当成谢芳华进宫的跳板。

    “彤儿,我该怎么办啊?”兰嫔瘫坐在地上,发出绝望的悲鸣。

    她看不到任何希望,绝望和痛苦把五脏六腑灌满,痛得她眼泪直流。

    ——

    ——

    翌日,燕京城谢府。

    清晨院子里开得最美的秋菊,被丫鬟们小心翼翼采摘下来,放进托盘里,送到了谢家二小姐谢芳华的闺房里。

    银镜前,赵姨娘眉眼含着温柔的笑意,拿起一朵粉紫色菊花,簪在谢芳华的乌发上。

    “好看,我女儿生得真美。”赵姨娘流露出满意的神情,她告诉谢芳华,“等你父亲后天回京,我同他商议,找时机送你进宫。”

    谢芳华红唇扬起:“母亲放心,女儿一定能俘获圣心。”

    她模样与宸贵妃相似,兴趣爱好相仿。皇上爱屋及乌,必定会对她生情。

    谢芳华又说:“母亲,听说昨日宸贵妃派了太医为吴氏把脉。女儿担心,太医查出蛛丝马迹。”

    赵姨娘道:“宸贵妃派来的两个太医,一个年老昏聩且贪财,一千两银子便收买了。另一个太医年轻得很,我在旁边瞧着,他给吴氏把脉的位置都错了。可见,那年轻太医是个沽名钓誉之辈,毫无真才实学。”

    两个没用的太医,查不出什么东西。

    谢芳华这才放下心来。

    赵姨娘继续为女儿梳妆,仿佛在打扮一件让她骄傲的艺术品。这时,小丫鬟匆匆忙忙跑进来:“夫人!不好了不好了!”

    赵姨娘手一滑,给女儿画眉的手一歪,谢芳华的眉毛画歪了。

    “何事大惊小怪?失了规矩。”赵姨娘不满质问。

    丫鬟道:“太后的懿旨来了!”

    赵姨娘微愣,太后?

    众所周知,当朝太后虽出身谢家,却一直和谢家不和睦。多年来,太后从未帮扶过谢家半分。

    赵姨娘心里隐隐浮出不好的预感,她匆忙出屋,去谢府门口迎接。

    来传旨的是钱嬷嬷,太后身边资历最老的嬷嬷。钱嬷嬷身后有一顶宫里的轿子,四个太监在轿子边等候。

    “钱嬷嬷,有失远迎,不知太后有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