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四年,景历五月初三,议事殿。
萧天豪拿起了龙桌上的毛笔,沾墨,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戎马一生,九城归一,国号萧景。
在位期间,兢兢业业,不敢有怠。
然,
朕年事已高,早年落下一身伤病,精力渐衰,恐有负社稷之厚望。
幸赖二皇子萧宁辰,仁孝聪慧,德才兼备,深得朕心。
今朕决意禅位于二皇子萧宁辰,以继大统,君临天下。
二皇子萧宁辰,朕之爱子,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品行端正,心怀天下。
朕深信,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必将繁荣昌盛,百姓必将安居乐业。
朕在位期间,诸臣竭力辅佐,功不可没。
今朕禅位,诸臣当一如既往,忠心耿耿,辅佐新君,共图大业。
朕虽禅位,但仍将关注国家大事,为新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钦此!
萧景四年,景历五月初三。’
虽说被逼无奈,萧天豪依旧写下了这禅位诏书。
总不能说是被逼宫的吧。
那样只会让萧景陷入万劫不复的内乱当中。
这是萧天豪不愿意、也不希望看到的。
毕竟这萧景的天下,可是靠他,一城一城攻打下来的。
萧天豪看着诏书上的内容,无奈深吸一口气,拿起龙桌边上的印玺盖了下去。
一切已成定局。
此时的萧宁辰依旧站在议事殿的门口处,笑看着这一切,似乎在说,‘哈哈,看到没,本皇子才是天命所归。’
一旁的深宫阳捅了捅,内心深处还在欢呼雀跃的萧宁辰,低语道,“殿下,过去接旨!”
萧宁辰这才后知后觉地,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到龙桌的旁边。
萧天豪看着一脸得意的萧宁辰,语重心长地道,“希望你别让朕失望!”
“父皇,放心,儿臣定将竭尽全力,死而后已,鞠躬……”
萧宁辰慷慨激昂,话音未落,却被一脸疲惫不堪的萧天豪打断道,“行啦,接旨吧!”
李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