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翻开看了看底,确定是道光年间的老物件,虽然不是官窑,做工也算精细。
“大舅,我有个朋友收这玩意,你要是愿意卖了,我给你要些粮食,棒子面能给一百斤,若是细白面,就只有五十斤了,看你要啥?”
大舅都懵了,这玩意在他家就是个破烂,还能换来这么多粮食,
“当,当然是棒子面了,明儿,你真能换来一百斤?”
他的声音都在颤抖,眼看着碗都端不住了。
“能,我去讲讲价,说不定还能多给一些。”
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别墅里粮食堆积如山,可这个村眼看就要饿死人了。
“不,不,一个旧罐子换了人家那么多粮,不能再多了,已经占了不少便宜,再多就更丧良心了。”
周明无语,这个年代粮食太珍贵了,要是放到几十年后,一个罐子能换几车粮。
经过两天的指点,关键步骤都明白了,本来就是农民,常年跟土地打交道,一拨就通,周明要去下一个小队,农时不敢误啊。
别的队基本都没问题,他去了也是强调一些肥、水方面的事,偷偷再往水源里加点山泉,虽然稀释的厉害,总会有些用的。
最后一站去了安村,原本以为河水恢复了,他们的日子会比别处强,毕竟河里有水产啊,没想到一进村就木了,见着好几个都是面黄肌瘦,没精打采的。
“安书记,我来晚了,苗子都种下去没?”
“还,还没干完,我们村情况太糟糕了,家家几乎都断了粮,嗐,干活都拿不动锹了。”
周明吓了一跳,当初修复了河底,不就是为了他们重操旧业?难道没去打鱼?
“书记,你们没去河里讨讨生活吗?听说安村有渔业的。”
书记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们村的船都上交了,不能再去河里作业,就连钓鱼都不被允许,只能以农为主,可咱村的地没多少好的,唉,交了任务粮,剩下的不够吃啊。”
看着他布满沟壑的脸,周明很是无语,这是哪位领导的决定?不行,他要去找梅姨,看看能不能为安村求个情。
“是公社书记决定的吗?不许你们去打鱼。”
“书记也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