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脸媳妇挥了挥拳头,大伙都笑了,这几天,她们拿笔的姿势已经好多了,只是笔记惨不忍睹,很多地方都是鬼画符,这也难怪,本来认识的字就不多,有些还是不常用的,只有白梅的错别字少一些。
“从今天开始,前二十分钟学习文化,我们三人轮流讲课,重点是默写前一天的生字,要想提升文化,持之以恒最重要,不要小看每天学到的这几个字,其实常用字也就一千多个,只要坚持,以后读书看报都没问题。
说完这些话,他从包里拿出了一本新华字典,还是学生用的那种,上手非常容易。
因为他决定,从拼音教起,哪天他们走了,遇到不认识的字,她们也能借助字典。
当晚正在鹅鹅伊伊时,邹师傅老婆带着孩子也来了,因为家里有两个学生,知道这里正在上课,便提出也想学,尤其是想让小儿子来,
这孩子虽然只是五六岁,却很安静,周明天点头同意了,反正人也不多。
下课人都走了,王芳才跟周明说,
“邹嫂子白天都在地里帮忙,她原本就是农村的,很喜欢干农活,”
“玻璃厂那边邹师傅还能说上话,菜场这边真没办法,就看以后会不会招零工了,我估计悬,听说这几年家属越来越多了,”
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有些一般性的岗位也能带上家属。
第二天,周明和钱来去了沤粪池,董元带着两个人突然来了,一见王芳,便着急的问道,
“大明呢?我找他有事。”
“朱琳找到了吗?”
王芳赶忙洗了手,带着他们往那边走去,
“没有,黄老师都快急疯了,咱们学校从建校起,还没出过这么大的事。”
“芳姐,你见多识广,她会不会真当了特务?”
董元终于问了出来,其实,他在厂子里就想问了,又怕冤枉了同学,
“这个不能乱说,必须要有证据的,按说不会是,你们都知道,要想进入咱们学校,政审很严的。”
这个制度,不知唰下了多少人,没办法,出身论就是当代的特色,也难怪会有这个政策,解放才十几年,人心还是很复杂的,培养人才又花费不少,必须是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