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宋太宗他们正在讨论要不要出兵救助少帝赵昺。

    宋神宗道:“崖山海战是古往今来都为人惋惜的一场大战,更是我大宋的灭国之战。

    赵昺、陆秀夫等人以身殉国,慷慨悲凉,我等不去救助,反而在此议论商讨,蝇营狗苟,未免伤人之心。

    我提议即刻发兵援助,纵然只是小胜一场,将赵昺他们接来其它大宋时空,也是好的。”

    宋真宗也算有点血性:“集合大宋十八个时空的兵力,覆灭祥兴时空的元朝不过弹指之间,我也觉得该出兵,不能叫其它朝代笑话。”

    宋仁宗道:“打赢不难,难的是旷日持久的大战必然造成民生凋敝,血流漂杵,何苦来哉,你们忘了大贤良师的预言了吗?”

    宋高宗道:“仁宗陛下言之有理,就算我们打赢这个时空的大元,其它时空的大元和蒙古呢?

    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顺应历史发展,继续守好一亩三分地,反正末帝也不是我们这一支的。”

    宋哲宗赵煦道:“一退再退,退到何日才是办法?如今其它朝代的皇帝看向我们的眼神宛如看的是条断脊之犬,不如趁此机会打出我们的威风,叫他们刮目相看。”

    “难难难,若我大宋也是大一统王朝,我们自然有这个底气,可我们不是。

    非但不是,周边强敌环伺,还有五代十国的柴荣他们虎视眈眈,秦汉魏唐明清等时空也未见得会永远旁观。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惦记我们的国土?还是静观其变,以保存实力为上。”宋钦宗道。

    作为前期风光无限的大将、皇帝,赵光义很想打。

    可高粱河一战,他真的至今还在后怕。

    又被这些人一搅扰,他更是头大如斗,一时很难拿出个章程来。

    “好了,不要再吵了,吵的我头都大了。”一拍桌子,赵光义站了起来。

    众人顿时闭嘴。

    “听早期来过仁爱医馆的普通病人说,李大夫以前每天都会坐诊,所有病人都由他经手,偶尔他会给病人出出主意。

    他甚至亲手教过一户来自唐朝的姓黄的普通人家制作小蛋糕,据说那家人本来穷的要卖儿卖女,如今都在小县城里买房安家了。

    我决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