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011年,反光镜乐队在海洋迷笛音乐节演出时,甚至出现了严重猥亵事件。月亮组中,多位女生现身说法,表示一位参与跳水的女生被扒光衣裤趁机猥亵。
梅卡德尔在武汉演出时,也有上演跳水的女生后脑勺着地,直接被送去急诊,乐队也出面负担了女生的医药费。
此外,还有乐队动手的暴力事件。后鲨鱼就曾在迷笛音乐节,因超时、竖中指等沟通问题和粗口,与舞台导演发生冲突互殴,直接升级为暴力事件。
诸如此类音乐节、liveshoe的观演乱象,可谓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常看常新,常使人震惊。
不文明观演为何屡屡上演?
那么,为什么自诩为乐迷,却为何一次次出现不文明观演,甚至愈演愈烈?
首先自然是“人”。
伴随着摇滚乐从小众文化走向大众视野,其所容纳的素质基本盘也渐渐扩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素质自然也参差不齐。人为造成的不文明行为,也多以从众心理引导的聚集行为,扰乱现场演出,比如台上蹦迪、抢麦等,在日常正式场合不太可能发生。
更重要的,是国内音乐演出市场规则秩序的不完善。
这也使得不少来到现场的观众潜意识认为可以在演出中“为所欲为”,抱有“消费者拥有最大利益”的心理,将乐队演出当作是发泄途径。不管是到台上还是台下,大有把音乐演出当作“夜店”来玩,并按照夜店的规则来审视,也就不意外为何livehoe越来越像蹦迪现场。
正是由于缺乏系统且具有约束力的规则秩序,才助长了肆无忌惮的因子。就像开演前的售票,会有要求身份证信息、姓名、手机号、购票信息等确认才能进场一般,演出中的各环节也是需要主办方考虑详善周全的,毕竟音乐演出现场也不是法外狂徒之地。
后面,随着国内音乐节阵容开始吸纳越来越多的主流艺人,也经常会发生不同圈层观众的群体冲突。
在17年银川乐堡音乐节上,春哥的粉丝“玉米”就与夜叉乐队爆发了“撕胯”事件,一次粉丝间的普通摩擦,最终因“脑残粉”帽子冲至热搜。而早在16年,“玉米”就在魔都理想音乐节与闪星乐队冲突,起因也与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