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便依魏王之意!”

    庄墨寒和董子舒闻言,点了点头。

    这种方式,是早就定好的,也无从反驳。

    要想定下同考官,便以文章好坏论英雄。

    只是,这文章好坏,便看阅卷之人,怎么看了。

    对此,魏王胸有成竹,微微一笑,站起身朝着身后站着的十三名参与主持乡试的官员笑道。

    “既如此,尔等便将所在乡试,第一名考卷,呈上来,由诸位大人评判!”

    此言一出,十三名官员,便将准备好的考卷,一一拿出,由一名礼部官员,收集后,呈放在董尚书身前。

    看着眼前的十三份乡试考卷,董尚书眨了眨眼睛。

    “首辅大人,庄阁老,三位殿下,这些卷子,由何人阅卷?”

    董尚书说完,现场便安静了下来。

    同考官选拔的方式,很直接,甚至有点简单粗暴。

    十三位赴各省主持乡试的官员,既紧张,又期待,他们当然希望自己能当上同考官,然而,真正的决策,还是在阅卷之人手上。

    谁来阅卷,这就很重要了。

    有资格阅卷的,也就在场几位,只不过,谁都不会第一个跳出来,揽下这份重任,否则有违君子谦逊之意。

    眼看着,现场沉默下来,魏王哈哈一笑。

    “首辅大人,庄阁老和尚书大人,素有威望,又是饱读诗书的大学士,自然是由您三老阅卷!”

    魏王的话,顿时引得不少官员的附和。

    “魏王所言有理!”

    “魏王此言,正合下官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