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攻车的时候,曹操、袁绍等人都不甚在意。
在他们看来,国与国之间的战斗,比拼的还是军力和综合国力。
奇巧之物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他们拥有世家豪门的支持,募兵非常容易,直接碾压伪乾即可。
伪乾想凭借几辆战车就击败天下诸侯,着实可笑。
可当大乾战车屡次在战场上显威之后,诸侯就懵了。
尤其是庞统以车阵正面击破刘备大军后,让诸国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战争利器。
经此一战,曹魏、大燕都开始研究乾国的霹雳车和大攻车。
在仿制的同时,也在想着如何应对这些战车。
各国聚集了不少能工巧匠,钻研大乾战车。
尤其是蜀汉的诸葛孔明,天资卓绝,很容易就搞懂了大乾战车的原理,可以造出几乎一样的战车。
可惜诸葛亮造是能造出来,想要像大乾那样量产,在战场上形成战斗力却不可能。
没别的原因,就是缺钱。
战车的造价太过昂贵,一辆战车的价格,已经可以让刘备供养不少精兵了。
不止是蜀汉如此,各国的情况都差不多。
能多养些兵,对他们来说比战车划算。
毕竟如果不惜代价打造出一支拥有上百辆战车的车军,几乎就会消耗掉数万大军的军费。
这笔账,各国都会算。
所以在车军这个领域,依旧是大乾一家独大。
其他国家,只能研究出一些抵挡大乾车军的技巧,勉强应对。
就如现在的广陵城一般。
“嗖!嗖嗖…”
霹雳车立稳之后,烈焰巨石呼啸着砸向广陵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