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小说《活着》在《收获》第六期发表。
小说以“我”在文化馆下乡采风的身份,引出历经沧桑的老人福贵的叙述,有一种油画色彩斑驳的画面感。
这部小说发表以后,迅速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并且得到了许多资深作家、评论家的一致好评,在读者群体也收获了高度评价。
“那天我去给林津岚拜年,他专门夸了你,说这部小说是一部杰作,还劝我一定要读一读,其实那几天我刚读完。”
来自前辈的夸奖让于华有些兴奋,但还是谦虚了几句。
“于华这部作品有点可惜,字数太少了,要不然评茅盾文学奖很有希望。”祝伟略带遗憾的说。
“这有什么的。没有茅盾文学奖,还有庄重文文学奖,10万块奖金不比茅盾文学奖实惠多了?”
一转眼,庄重文文学奖已经举办三届了。
这几年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停办,国内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就剩了一个矛盾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诞生之后很好的填补了权威文学奖项的空白,虽然从第一届之后林朝阳就没再参与,但这个奖项当初的底子打得好。
背靠文协、奖金又丰厚,这几年奖项在文学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尤其是在作家群体当中,相较于茅盾文学奖更受欢迎。
究其原因,无外乎高额奖金。
经历过八十年代末的通货膨胀,原本还算可观的稿费标准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
何况很多出版单位资金本就不充裕,刊物、图书销量疲软,又有盗版冲击,根本无力提高稿费标准。
虽然有林朝阳当年为大家冲破了版税这条致富道路,但版税终究只是少数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作家才能够享受到的。
今天在场有三个作家,但迄今为止能拿到版税的,仍旧只有林朝阳自己。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庄重文文学奖一奖十万块的奖金就显得十分给力了。
只要得了奖,说一下子财富自由肯定是夸张了,但至少是解决了作家近几年之内的后顾之忧,对作家的创作是个很大的帮助。
说着庄重文文学奖,李拓又提到了奖项的第一届得主陆遥。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