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可惜了!”
去年11月中旬,陆遥因肝硬化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逝世,林朝阳当时还托中国文协送去了挽联。
“确实可惜,他写作太拼命了,你们可别学他。”祝伟提醒道。
说完,他又觉得自己的担忧有些好笑。
李拓都多少年没出过正经东西了,林朝阳现在是个富贵闲人,唯独于华……他转向了于华,“你可别学他。”
于华:……
几人聊着天的功夫,林朝阳家里来了客人,是章艺谋提着礼品来给林朝阳拜年。
见到于华,章艺谋也聊起了他的《活着》。
章艺谋跟谢靳有相同的习惯,都喜欢订阅一堆文学杂志,从其中发现能给予他们创作灵感的作品。
历数他的作品,《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无不是以这样的形式诞生的。
“你这部小说写的真是好,有些地方有种油画的冲击感,‘老人的脊背与牛一样黝黑’、‘犁开的田地像水面上掀起的波浪’,要是用胶卷拍成画面……”
章艺谋口中滔滔不绝的聊着他对《活着》的欣赏,于华心中隐隐有种感觉,忍不住生出了几分期盼来。
等章艺谋把小说剖析的差不多了,他终于说出了于华一直期待的那句话。
“于华,你这部小说交给我来拍成电影吧!”
“好!”
于华几乎是用喊着的声音说了出来。
自新时期以来,国内的电影发展几乎是由文学托举起来的。
不管是谢靳、谢飞、谢铁骊这些老一辈导演,还是章艺谋、陈凯戈、田壮壮这些新一辈导演,他们的电影创作都离不开小说这个文学载体。
与于华同时期的谟言、苏童等作家也都是因为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才收获了比同辈作家更大的名气。
于华以前不止一次幻想过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他没想到,这一天竟然这么快就来了,而且这还是章艺谋亲自发出的邀请。
祝伟调侃道:“文学奖项还没拿着,电影大奖看起来有着落了!”
李拓问:“艺谋下部就准备拍《活着》了?”
章艺谋说:“这只是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