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几百公里啊!
虽然,在山林中行动,能够尽可能保持隐蔽。
但,这个时节,更难走啊!
“杨队,不去古国?他们还能去哪?”
“向西重回大毛?”
没有回答他的疑惑,徐烨站起身,看向那伙人离开的方向,连着反问道。
有些事情,杨晨不知道,徐烨也不好说——签了相关协议的。
毕竟,人家大毛又不是没付封口费。
所以,有此疑惑,很正常!
“回大毛的话,也并非不可能,更熟悉嘛!”
对于徐烨反问,杨晨反倒很赞同。
之所以杨晨这么说,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基于对大毛的了解。
在他看来,去古国,还是向西回到大毛,其实差别都不大。
很简单,这两个地方,那都是纯纯的地广人稀。
否则的话,也不会有个狠人,在二战结束后,从前苏联在远东的战俘营中逃跑,然后靠着一双脚,跨越欧亚大陆、辗转一万四千公里回到了老家。
这个故事前两年的时候,还被拍成了电影上映。
而科尼利厄斯·罗斯特之所以能够完成如此壮举,在徐烨看来,其个人因素先不说,最关键的是因为环境的因素。
这一万多公里的归家之路,很多都是人迹罕至的荒凉野地,尤其是从战俘营逃出来之后的那段路程。
没错,战俘营就是在前苏联的远东地区,人迹罕至。
换个地方,你看能不能跑出一百公里?
就像徐烨上辈子的时候听说的事,在龍国西北的一些监狱,外出劳动的时候根本没多少限制措施。
为啥?
让你跑,你敢跑吗?
方圆几百公里都是戈壁沙漠,荒无人烟,那是跑吗?
那是找死啊!
既然找死,为啥不找个更舒服点的死法呢?
当然,这些都是徐烨道听途说的。
至于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徐烨也不清楚。
毕竟,他在国内可是守法公民来着。
“老杨啊!你想过没有,他们为啥要冒险进入我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