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财英雄气短,有财狗熊变英雄。
也是因为这个,北海当地把发财放在首位,当初授权给那些开采的公司的煤矿,除去一些不能“碰”的,大部分都是“和善”的收了回来。
收回来之后,当地成立了一家由北海当地控股的北海矿产公司,该公司拥有当地一半以上的煤矿,以及其他资源,甚至为了便于整合,还将其他的铜矿,硫磺等当地拥有的矿产都加了进去,用某些人的话讲就是:
“府衙如商,商如盗!!”
当然,这都是某些利益受损之人的一面之词,大部分还是持欢迎态度,就比如那位从神州金陵逃到北海的周举人,就非常喜欢郝巡抚的手段,称之为“有勇有谋”,“国之良臣”。
良臣不良臣不知道,反正据私下说,两人的关系比较好,所以也有人猜测,这不过是朋友间的吹捧罢了。
除了经济和人口以外,最后一个其实和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那就是市场!!
因为北海当地人口少,物产主要以矿产牛羊奶制品为主,当地人根本就消费不了那么多东西。
所以发展外部市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甚至尤在移民之上,毕竟现在是工业社会了,把人招来了,真是分地放牧,真这么搞,信不信过不了几年就有买本土的船票,“开润!!”。
想要留下人就得让他们的生活有“奔头”,什么是奔头,其实说难听点,就是活下来!!
或者说有尊严的“活下来”。
在工业时代,经济就成了衡量这一切的指标,又或者说是对工业品的消费量。
按照汉国最新统计,汉国本土,消费水平的是汉州以及幽州这两个地区,再其次就是像九原,漠南这种地方,再后就是漠北,安西等地,俄勒冈三省最次。
至于说北海,不存在名单,给出来的解释是,太少了,没有办法统计。
甚至就连兰芳都是北海的至少十倍,甚至十五倍。
而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当地唯一的办法,走完全的外向型经济。
出口大量的奶制品,皮革制品,肉制品,矿产,换取外界的布匹,稻米,轻工业,重工业,乃至热带的水果,香料。
而要进口这么多商品满足内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