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是深山老林,虎豹遍地不说,就说当地旗兵,旗将老爷的“压榨”,他们受的了几时。
更不用说,他们这批是要送到外关的,那地方据说和俄国洋鬼子接壤,一旦打起来,他们不就是炮灰。
虽说现实俄国人没了,换了汉国,但周大明,依然觉得移民汉国是个最好的出路,甚至没有之一。
毕竟,谁把他当人看,谁不把他当人,周大明虽然没念过什么书,但这点还是知道的。
事实上,不止是周大明,只要是早期移民汉国的,就没有不说汉国好,说汉皇“万岁”的。
当然,第二代可就没有这个想法了,虽然他们也为帝国的强大而感到高兴,一样尊重那位“龙武大帝”。
但总感觉有一层膜,这层膜是什么,估计是时代吧!!
…………
周大明回到家中的时候,整个村子还在做饭,“滚滚”炊烟好似白浪,洗涤着人心。
甚至刚刚回到家的周大明都不由自主的感到一股“惬意”。
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抵便是如此了。
“咋这么早回来了??”
“今天怎么样??”
周大明的妻子,是当地的印第安女子,因为干火的原因,晒的有些“黝黑”,但是健硕的身材,却又给人一种野性美。
这也是当初周大明看上她的原因,毕竟他这个年纪,已经过了当初那种“爱美”的年纪,平平淡淡过完一辈子,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
而能够干活的巴娜,就成了他最终的选择。
(汉国印第安人基本都用汉名,巴姓就是当地部落声调中最重的)
周大明“胡诌”了几句,其中夹杂着“挺好”“不错”“鱼很大”的字眼。
而巴娜则是一边听一边将一盆羊肉端了出来,上面还摞着发黄,冒着香气的馒头。
“来,吃,看看今天的味道怎么样??”
巴娜的汉语有些“僵硬”,虽然已经说的不错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不熟练的词,甚至说话的时候,习惯说一些吃,喝,好,这种单词。
就是因为她原来所在部落语言体系构成,还很原始,很多都是以单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