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美洲日不落 > 第300章 鲜卑:北海(2/7)
清,背后依然以用汉货为荣。

    事实上,汉国货在神州流通,不是什么常事,而是自从汉国工业崛起后,就有的事情。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化相同,以往神州各地不是没有西洋产品,但为什么都占不了主流,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

    文化的隔阂,是双方最大的差距,汉国货上面都有汉字,稍微复杂一点,都有汉字说明书,甚至就连如今在神州卖到的最好的“汉火”,其实本质上都是文化,一个大大的“火”字,再傻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到底是什么,更不用说是其他产品。【汉火其实就是火柴,也就是后来洋火的平替,价格低廉,份量足,很适合神州地区】

    而如果再加上移民汉国,托人从汉国往家乡寄的“特产”,那就让汉货的影响力更大了。

    【因为汉国的需求,神州很多地方,都有那种专门押送汉国货和洋货的马帮,专门负责把汉国人寄回来的东西运到家,最早因为价格较高,汉国很多人都是托同乡携带,后来随着规模扩大,以及汉国的有效干预,竟然通过商路发展出一个遍布神州南方数省的快递业务,因为有当地大人物参股,以及地方老虎分润,倒是发展的很红火】

    而北海鱼子酱,也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渠道,进入的清国市场。

    山城最大的产业,其实不是鱼子酱这种“高端”货,更多都还是以采矿为主的加工业。

    整个北海地区矿产丰富,大大小小,适宜开发的矿产有很多,也因为这样,在整个大北海地区,也被叫做矿区,山城也被称为“矿城”。

    整个北海地区,用鲜卑都督赵龙胜的话讲就是:

    “此地有山,有地,更有数不尽的矿产,唯一的麻烦就是基础设施太落后,天气太冷!!”

    是的,虽然从整个鲜卑地区的角度上看,北海地区算是比较“温暖”的区域,但是因为地理的原因,哪怕再暖,也不可能暖到哪里去,所谓的暖,只不过是和勘察加,鲜卑内陆相比罢了,冬天来了,有时候甚至连北海也有一部分要结冰。

    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当然,再困难,还能有勘察家,有楚科奇困难??

    再加上其他地方的“不中用”,北海地区就成了鲜卑发展的核心,甚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