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美洲日不落 > 第334章 鲜卑:发展与哥萨克(2/8)
了百万土著统鲜卑的笑话。

    但随着多年持之以恒的移民,整个鲜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三百多万人口中,两百万是土著,一百万是华人,以及其他朝日移民。

    虽然土著依然占据多数,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风采”。

    其多数集中在边镇区。

    何为边镇区,主要就是鲜卑和俄罗斯接壤的那一块区域,这片区域因为驻有十几个“碉堡”城市,且多为边军,故而又被称为边镇区。

    最早的时候,整个边镇区,驻扎有数万大军,且拥有后备兵员二十万,可谓一把顶在俄国后背的尖刀。

    因为这个边镇区,汉俄两国可没少打嘴炮,甚至出现了几次小规模的边疆冲突。

    虽然这个“小”是相比于双方的实力,真实情况最大规模甚至有八百多人,但在汉俄两国的“合作”下,愣是把这种大规模热武器混战,描述为一场“误会”。

    而到近些年,尤其是三皇同盟的签订,这个边境区甚至开始了所谓的减员。

    而对面的俄军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这也是三皇同盟的一部分。

    双方在边境地区设立“市场”,进行贸易,甚至一部分紧缺的商品,还能够得到免税。

    虽然和俄国之间的免税就是一个笑话,但确确实实为鲜卑地区的工业品打开了销路。

    其中卖的最好的就是“五金工具”,以及从日本倒卖的纺织品。

    之所以是这两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工业的落后。

    如果说东欧是一个集市,那么西伯利亚地区在沙俄帝国的版图中,那就是赤裸裸的“殖民地”。

    该地区为俄罗斯帝国提供矿产,木材,黄金,乃至大量的皮草。

    甚至在上次的战争中,西伯利亚这样的地方,还被沙皇征走了两万五千名青壮,让一个地区,出现了人口断层,尤其是青年男人,更是缺到了两女合配的程度。

    至于那些年轻人有没有回来,汉国最有发言权,“没有”。

    因为按照汉国最高层的指示,东欧地区的俘虏可以活,大城市的,可以活的很好,唯独西伯利亚这样的苦地方,就是不能活。

    毕竟这帮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