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的“期望”有多大。
主要的任务,其实就是炸前方是火力点,稍微大一点的工事,都得向后方呼叫火力支援,以至于有人嘲讽这种炮是飞行版手榴弹,狗都不用的东西。
毕竟在通讯不便的时代,一个指挥官,一个将军,哪怕他有一万人,他也只能指挥到团,至于营,那得靠下方的团长。
最早的时候,对于无线电报的运用,陆军的想法是将之配备到团,甚至认为配备到营,都是一种浪费,在这些人的眼中,最基层的士兵,往往是没有机会接受指挥的,或者说,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听从已经做好的命令,这也是这个时代陆军的“习惯”,或者说是必然。
对于团级部的建设,董子秦就曾在给陶望的报告中写道:
一个团除了这些基本的单位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团部。
一个团级火炮营,总共装备九门这样的七十五毫米火炮,是汉国陆军的中流砥柱。
如果说,掷弹筒和机枪下放是董子秦在火力战术上的改良,那么在每个队配备一个电报班,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这些人虽然有些落伍,但不可否认,他们是大炮时代,最好的指挥官,甚至对于炮火都运用,哪怕是拿破仑复生,也不可能和他们相提并论,这不是“夸耀”,而是事实,毕竟双方几乎差了一个时代。
如果说通讯,机枪是董子秦的老本行,那么对于团级炮火的建设,就是那些老将的专属。
这种长时间的指挥经验也就导致了汉国一部分指挥官对于最新科技应用的脱节,就像董子秦在和陶望汇报的时候说的:
“我们有些将军,校官,他们虽然是高级军官,但他们就像中古时代的披甲将军,满脑子都是带军冲锋的想法。”
但在刘鹏的心中,它却是整个步兵作战体系中,和机枪一样,不可或缺的一环。
汉国的甲种师总共拥有六个团,其中四个是主力的步兵团,以及一个骑兵团,剩下一个则是炮兵团。
相比于那个还要架设炮阵,瞄半天位置的八十五毫米迫击炮,这种被称为“手炮”的四十毫米掷弹筒,简直就是步兵在运动战中遇到机枪最好的“手段”。
步兵营又分为四个步兵队,以及一个炮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