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埃及冲突
埃及,一个你不知道它,但仅凭借金字塔,就能想到的地方。
目前埃及主要是由奥斯曼帝国控制,在当地设有埃及总督。
虽然这个所谓的“总督”,更多的还是象征意义,甚至算的上是“可有可无”。
但在如今这个英法相争的“风口”,埃及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筹码,或者说“底线”。
而还在修建过程中的苏伊士运河,没有任何意外的成为了真正的“风口”。
“咔嚓!!”
从汉国购买的大型蒸汽吊机,将刚刚还看起来很“蛮横”的巨石,用一个那些埃及人难以想象的力量吊起,就像古埃及神话中的神祇,充满着“魔力”。
马尔奥是苏伊士运河的一名工程师,平时他的工作就是指挥河道挖掘的工作,以及“疏通”和本地人工关系。
其中关系最简单,也是最难的。
简单是因为当地人只要给钱就能够打法,难的是如何给钱。
“我们不能让法国人成功的主导苏伊士运河,如果法兰西人主导了这里,不亚于控制了地中海,甚至更加严重!!”
而且因为埃及都是特殊性,法国人很难做出有效的“应对”,如此,做出一定的妥协,就成了大家都要做的事情。
只有那个法兰西的老对头,隔海相望的“英吉利”。
马里奥甚至为此总结出来了一個经验,那就是给钱不能一次给太多,那么这些埃及人会变得更加贪婪,应该一点点的吐出来,让他们被钱所支配。
仿佛不用英制,就不帝国了一样。
如此赤裸裸,如此“残酷”。
两千多吨的进入郁金香号,就像一头狡猾的豺狼,不断的沿着海岸线行驶。
相比于那个用舰炮武装成刺猬的英国巡洋舰,对面是法国巡逻船就像一个孤独的孩子,面对坏人强装镇定。
整条苏伊士运河,截止至今一共花了超过两亿英镑,其中最少有三千万是打点“埃及人”。
至于那里的海盗,他没有说,但想来应该是在“书里”。
而远在北美是汉国和俄国的想法,虽然大致相同,但有根本是区别,那就是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