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很明显,你这个东西在我这过去了,但具体怎么生产,还得问采购部。
但却被陆军严词拒绝,好家伙,我陆军将士,幸幸苦苦,为帝国浴血奋战,没有我们哪里有现在的好日子,现在你们说要“节俭”了,早干什么去了。
十二点九毫米的子弹,威力大不大,很大,甚至可以射穿稍微薄一点钢板。
而且那个可以插回去的保险环,确确实实可以让士兵有更多的选择性,毕竟战争,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一个差不多的地方,竞争也是在所难免的。
别的不说,在小范围的区间,这玩意的破片伤害的能力,确实要比木柄手榴弹要强太多。
这个武器其实和现在汉国陆军大批量生产的木柄手榴弹,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武器。
所以这个十二点九毫米的方案,就这样“暂时”的被搁置了。
甚至还曾希望陆军用一部分勇气代替昂贵的炮弹。
这种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也就你们后勤部,能够做的出来。
对于使用七点九,还是十二点九作为目前机枪的子弹,董子秦一贯是七点九毫米派。
又是几份文件被扔到了一边,这部分则是不同意的,不同意的原因也很简单,太扯。
之所以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规模实在太大了,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改编,光靠董子秦一个人,逼死他也干不完。
“囫囵”处理完人事的事情后,董子秦这才开始他一天中最主要的工作,武器!!
刚打开一份文件,里面的一个类似瓜果一样的黑球,就映入眼帘,下方是这个武器的应用和原理,写的密密麻麻,以至于董子秦自己看的都头疼。
很多场战争中,后勤部就曾抱怨陆军炮弹用的太快,一点都不节约。
但这种手雷在董子秦的眼中,还真有装备的必要。
但哪怕是这样,中层军官,依旧属于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因为这个领域的军官人最多,能力最“差不多”。
现在的董子秦因为军改有功,不止负责教导师内部的工作,还负责陆军的包括改编在内,武器更新迭代的一部分工作。
而且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