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奥斯曼和俄国
黑海战场上,寒风吹动,冻的人发麻。
整个黑海战争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月中,俄国和奥斯曼总计投入了至少两百万大军。
可以说,这已经是两国目前为止,能够供应的最大军队了。
整个战争中,打到现在为止,其实就是前十来天的那场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歼灭战,最有价值。
可以说,这是俄军历史中,打的唯一一次“酣畅淋漓”,不拖泥带水的攻防战了,
在整個整个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的指挥几乎可以用“进步”来形容。
如果说在黑海战争中的俄军是一支"杂牌军",那么经过这些年历练的俄军,已经基本成长为一支合格的正规军,虽然还改不了乌拉的老毛病,以及战争时候,随意拉壮丁充当灰色牲口的老毛病,但是在经过这些年的铁路建设,以及利用汉国法兰西的投资,整个俄国的工业都有了稳定的增长。
工业的增长,一直就是这个时期工业国战争的资本,没有工业,拥有再多的殖民地,也只是又一个下西班牙。
俄国工业的进步,得益于汉法两国的援助,整个俄国的工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立在两国的技术基础上。
比如目前俄国在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区,就有小“牛岭”的美称。
这就是俄国所面临的地缘困局,可以这么说,俄国就是一头随时准备挑事的北极熊,随时准备在自己饥肠辘辘的时候,出来咬上一口。
目前整个世界上,军队拥有更高学历的也只有几十年如一日养常备陆军的汉国了。
汉国的识字率,如果除去每年还要扫盲的移民,基本上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要知道在这个时期,哪怕是工业规模最大的英国,都不一定有这样的识字率。
在汉军的体系中,学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标准,哪怕是那些军功够了,足以直接晋升为军官的士兵,也要先进行为期一年的军事进修,才能达到晋升军官的标准。
但就像那句话“相信英国人的话不如相信一条狗”一样,大英帝国的保证从来都是具有延迟效应的。
【后世乌东工业区所在的几个州】
而工业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