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重工!!”
三百万人口,在目前美国四千七百万的人口中,可能不算太多,但在那些工业城市中,却是妥妥的巨无霸。
道格滔滔不绝的讲着有关他们“道格手雷”的事情,脸上不断浮现出骄傲的表情。
而对面用钢笔记录的柯尔特,这次终于问了一个有脑子的问题:
“道格先生,我想请问,你们对于机枪的仿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
甚至当一些制造机床,钢铁的公司被要求生产大炮,乃至炮管的时候,都很惊讶,毕竟他们原来根本没有干过。
…………
如果再加上芝加哥“生产办公室”这个身份,那么向四周分散,就是一个必然。
芝加哥的内部铁路,是和整个五大湖大铁路相连接的。
道格没有丝毫的怠慢,反而很细心的解释他们工厂的工作流程。
是的,无论是战前,还是现在,美利坚对于军工产业的扶持都是不遗余力的。
而真正让他们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军工业的,就是利润。
而在他对面的柯尔特则是一副“我没有听懂,但是大受震撼”的表情。
在前两年军备竞赛最疯狂的时候,整个美利坚一共拥有超过七百家大大小小的军工企业。
“每当那种连环的子弹声响起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条件反射的趴下,没有人敢抬头,因为敢抬头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在这样的一个极端的情况下,美利坚上下对于机枪的渴望,已经达到了顶点。
为了解决机枪的研发,生产问题,陆军甚至搞了所谓的“摊派”。
将机枪的研发和生产摊派到十几家拥有大型军工生产经验的企业,利用他们成熟的人才和生产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机枪生产出来。
而作为芝加哥军工“明星”的道格重工,就是其中的一家。
听到机枪这个词,道格皱着眉头回答:“我们目前已经根据前线缴获的汉军机枪,仿制出了差不多的类型,但仿制出来,却不代表我们能够大规模生产……”
“制造一台机枪很容易,制造一千台却很难,因为仿制本身就属于定制,既然是定制,那就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