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震死的巴沙突然活过来告诉他,又回来了一样,处处透露着诡异。
之所以说是“惯用”,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很多殖民地地区,殖民地的英军往往最喜欢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让一个军衔不怎么高的军官指挥上万大军,看起来有些越界,但从本质上看,这其实就是英国人骨子里的傲慢,不把殖民地的军队当军队,不把殖民地的士兵当做大英帝国的士兵。
乃至一些军官能力的问题,但这些在此时的英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上议院那些大佬的计划,在未来的三个月内,英国必须有能力在欧洲投放至少两百万大军,而这两百万大军从哪里来??
这四个所谓的西亚师虽然是以师来作为军队编制,但是以英国佬的狡猾,自然要在里面掺杂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其中编制不大,下属部队多,就成了一个惯用的伎俩。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庞大的不能再庞大的司令部,其下辖军队,其实就只有四个以雇佣军名义组成的英军师,或者说是“西亚师”。
但在后方,在英军的督战队的机枪下,在英军军官的“皮鞭”下,沉寂了几个月的奥斯曼陆军,正在一点一点的恢复过来,甚至让对面一些老派,经历过上一次克里米亚战争的俄军军官有一种突然起来的恍惚感,这种感觉,只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线出现过,那就是当年在汉军手下向恶狗一样四处乱窜的奥斯曼陆军。
因为在之前,他们和俄军的占比平均是三比一,极端情况下,甚至到达了四比一。
而整个西亚司令部,听这名字就知道不简单,基本控制整个西亚,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北非,阿拉伯半岛,波斯湾都包括在内。
而现在,作为汉军曾经的战友的英军,完整的接过了汉军的衣钵,用这套所谓的“皮鞭理论”来指挥奥斯曼人,竟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而这个西亚师其实也是这样,只不过因为战略需求,英国人占比相对较高,基础编制一万七千人的一个英国师,在西亚成立后,大规模的招募当地人,经过短时间的扩张,已经引入奥斯曼成熟的士兵军官,硬生生把一个师的规模做到了五万人。
或者说就像汉军指挥官当年所说:
“奥斯曼人不是不会打仗,是在他们自己人的指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