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营,只是名字上的区别,编制上的一点也没有变化,但是从具体军事级别上,甚至要比一般的步兵营,还要高半级,基本到达了“副团”。
其中第一级,就是最基层部队的相互传递消息,这部分的需求,也是整个战争中,最大的,最零碎的。
但是发生在一个礼拜前的那次偶然的“事故”,却成了汉军重新启用特战队的导火索,甚至在汉国陆军内部的计划中,已经把重新建立与汉国实力相配套的特战部队,纳入到了计划当中。
而在如今汉军的指挥系统内,每个团,都设有专门的电报小组,或者说是电报队,而师以级甚至有电报营。
按照陆军部的要求,整个荆轲特战队,将被分为三个独立的特种大队,编制为五百人,总计一千五百人,其中编号从零五到零七,分别代号荆轲,闪电,以及最新编制出来的雪山。
按照最新的计划,整个无线电传输,将由三级密码组成。
本来按照战争形势的进展,所谓的特战队,已经注定在战后被边缘化,甚至直接划出陆军,进行所谓的“独立”。
而被列入计划中的特战队,从那次之后,就进入到了严格的重组之中。
而除了重组特战部队以外,干的最多,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就是重新修改有关的汉国陆军的安全条例,其中双指挥部就是其中最大胆的尝试。
按照汉军的标准,目前每个队级作战部队,都要配备一台小号的“蜜蜂”电台,这种电台易于携带,比美军的小号电台,更加先进,传输效率,更加充足。
这种双保险的做法,其实本质上规避了一个指挥部一旦出现后,群龙无首,甚至越级汇报的危害。
而随着战争进入中后期,汉军胜利的越来越频繁,在这场战争中,所谓的特战队也就成了一个看起来表面光鲜的“玩具”。
这样一个复杂且没有多少价值的信息,在汉军的标准中,又被称为“垃圾信息”,甚至因为太过繁多,汉军不得不有选择性的接受外来的电磁波信号,以分辨出哪些才是有价值的。
按照双指挥部的指挥准则,在没有出现的问题的时候,整个指挥系统,都要屈从于主官的意见,而一旦主官所在的指挥部出现问题,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