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分散和稀释了英国的人口优势,而这也是“新移民法”之所以能够在挑剔苛刻的英国内阁通过主要原因。
毕竟没有人,那么一切都是“空幻的泡沫”,不需要多大的外力,只需要轻轻一戳就破了。
当三千万和三亿进行对比的时候,就会发现,相比于印度的“潜力无限”,大英帝国总给人一种“强弩之末”的感觉。
虽然这个强驽已经强了数百年,但和印度依旧还在不断增长的庞大人口相比,确确实实是有些不够看。
如何从人口看,怎么看都是印度殖民英国,而非英国人殖民印度人。
但现实往往就是如此的“开玩笑”,人口少的一方,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往往可以统治多的一方。
隔壁的大清就是如此,此时的印度,也是如此。
只不过相比于神州,印度的历史则更为凄惨复杂,这里几乎没有完全统一的帝国,到处都是“盟主”和征服者的游戏。
当英国人从末代莫卧王王朝君主手中获得统治印度的权利,以及象征印度皇帝的皇冠时,印度人看似像往常一样,欢迎新的征服者,甚至愿意将新的征服者纳入高种性的行列。
但这一切不是因为英国人有多文明,有多么的令人尊敬,完全就是因为大英帝国手中的坚船利炮和让印度人胆寒“龙虾军”和那些比英国人更加凶残的土邦军队。
印度的历史和现实,让很大一部分印度人相信,大英帝国的统治就是印度的宿命,他们的反抗是徒劳的,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除了一开始的反抗,大多数时间,印度都是一个“相对平和”的地区。
这种状态,甚至麻痹了英国人自己,在伦敦经常会听到某些议员高呼“要给英属印度更大的自主权和经营权”,因为那样会让印度的经济发展的更快,大英帝国可以获得更大的税收。
并且更重要的是,那样可以拉拢更多的印度人效忠大不列颠,将他们永远绑定在大英帝国这艘大船上,让他们做英国人永久的“包身工”。
为大英帝国创造更多的利润。
如果讲英国在全球是殖民统治,那么印度一定是第一档,甚至可以说是最高档。
印度对于英国的重要性,用本杰明最近访问印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