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万只的成绩,要知道目前电灯的价格因为刚刚出来,价格很贵,一只正常的白炽灯在市场上的售价都高达三十华元,也就是说,这五百万只一共卖了一亿五千万华元,这笔数字,在如今的汉国,几乎可以比的上一些大型企业,一年的利润。
而市场之所以对于星光电灯反响如此强烈,其实不止是所谓的“从众心理”,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早期汉国对于城市地区电力设施的修建。
虽然这些电力基础设施,完全就是为电报服务,但依旧改变不了,它是能发电的事实,
哪怕是在如今汉国即将对电力设施,进行全面整合,并且重新进行大规模基础投资的今天,电灯的吸引力,不仅没有因为所谓的“等一等”而减缓,反而随着基础设施投资而加大了很多汉国人对于电灯这一新兴产物的购买热情。
对于汉国的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其实说实话,购买一个价值三十华元的新科技产品,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这也是早期购买电灯主要是公家,酒店,旅馆等公共场所,亦或是那些体验新鲜感的富贵家庭,而不是汉国大多数人。
真正改变这一命运的,是来自汉国的工商部的补贴,所谓的补贴,其实说实话,就是贴价。
按照汉国最新的“电灯补贴法案”来看,每出产一支电灯,就将收到五华元的直接现金补贴,以及出售后的税收减免,也就是说,一个卖到三十华元的电灯,真正卖到市场时,可能已经减价了至少十华元,甚至更多,而这也是最近几个月内,电灯销量会这么好的一个原因。
虽然最近有一些人认为给的补贴太多,导致星光电灯这样的公司获利太多,造成了市场上的不公平。
只不过这样的言论,其实更多的都是那些参加不了这场财富盛宴的人,所制造出来的“怨言”罢了。
其实不止是电灯行业如此,如今接受全面补贴的电气化产业和内燃机汽车产业,几乎每个月就要被弹劾几次,报纸上有关于汽车的丑闻到处都是,且多与补贴有关。
只不过这些略微下作的手段,并没有奏效,毕竟大汉帝国内部制定的计划,尤其是产业计划,除非真的玩不下去,撞了南墙,要不然只会一直玩下去,直到产业之花真正的“盛开”。
而星光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