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油田,就能够卖钱,根本不管开了那么多用不完的油田,会有什么后果。
在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打击其他石油国家生产石油的积极性,在前些年的时候,汉国对石油的态度一直都是“降价”完后,再降价。
只要没有跌破成本线,石油的价格就得降,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不单单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还有促进汽车行业乃至其他内燃机行业的想法。
毕竟只有石油足够廉价,那些购买汽车的人,才会感觉到出行真正的便利,毕竟任何东西,只要一便宜,买它的人就会多,而东西多了,就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市场份额的扩大。
市场份额大,最大的好处,其实就是该产品后续竞争力,以及对用户的绑定和调教。
考虑到当时汉国急需石油带动整个内燃机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任何和石油有关的行业,实际都是开绿灯的,可以说只要你是来搞石油的,那么你就会看到一片广阔的蓝海,在这蓝海内,伱无论是游泳,还是划船,甚至直接坐游轮都可以。
在这样的一个近乎没有法律的赛道内,你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而在这其中,自然诞生了所谓的“百级油田”,而这么多油田挤在一起,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石油的产量问题。
最开始石油的产量,在煤油灯时代,每年的产量最好的年份也才一百万吨出头,但是到了内燃机,尤其是发展出汽车之后,整个石油产量,实际已经飙升到了两千万吨,而且这个数字还只是汉国一个国家的数字,不算波斯和东罗马的巴库油田。
而整个市场的需求,目前也只是在两千五到三千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汉国有最少三分之一的石油产量是过剩的。
而最可怕的是,这个数字并没有停止增长,还在以每年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速度进行增长,且看不到尽头。
如果说在后世石油产量的增加意味着价钱便宜,能够让更多的人加的起汽油,开的起车,那么在这个时空,石油产量每增加一步,实际都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要知道石油的储存,看似简单,实则是很麻烦的,所谓那种“沉入海底”,找个坑埋了,都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