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美洲日不落 > 第538章 工业:石油产业发展(3/7)
    目前汉国对石油的储存,其实还是来源于储油罐和炼油厂。

    而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要花钱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多出来的石油,本质是在过度消耗汉国国内自身资源。

    因为储存成本的原因,在前两年的某些地方,将石油倒入河里,并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一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运输的成本原因。

    很多石油,因为极其强烈的市场竞争,就是这样死在路上的。

    在当时,开采石油虽然依旧赚钱,但其实已经是一个越来越浪费资源,利润越来越单薄的行业。

    甚至在当时,西京日报的一篇名为“脱轨的石油”,还曾引起巨大的轰动,从而将石油行业真实的发展现状,展现在汉国公众面前。

    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先后用了三个词来形容当时的石油行业。

    “低效”“过度”“低利润”。

    这三个当中,低利润最好理解,毕竟前些年汉国的既定石油战略,就是便宜,便宜到所有人都用的起。

    在这样一个指导下,石油的价格,实际上是连年走低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摊子铺的很大的大石油公司,实际他们是根本不赚钱的,基本就是靠银行贷款存活。

    毕竟他们早就的那些巨型炼油厂,输油管道,实在太费钱了,而且重资产有一个巨大坏处,那就是短时间变现时间慢。

    而这些对于当时的石油行业,实际是致命的,前两年,不知道有多少家石油公司,死在了这上面。

    当然,汉国国内的石油公司难受,国外的那些公司,实际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个时期,巴库每开采一桶石油,实际已经亏损了半桶了。

    这对于当时东罗马帝国的财政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要不是后来英国的“壳牌石油公司”介入,获得了百分之四十的股权,没准现在这个西方世界,最大的石油,早就完蛋了,怎么可能有现在占据世界主流市场百分之十五的辉煌战绩。

    除此之外,波斯石油也是这场石油降价战争中的受害者,当时因为石油的不断降价,导致波斯国内出现了对汉国的不满,毕竟当初开采的石油的时候,汉国是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