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大镇的发电厂,因为设备老化,加上最近这些年因为电费降价,频繁亏损,目前正在打包出售,有不少人愿意购买,但是因为是当地衙门独资建设的,所以要价比较高!!”
此人极其信奉“富贵险中求”,以及自创的“加仓横扫”的商业理论,在这场战争之前就通过变卖其他非核心资产筹集到了一亿华元现金,先所有人一步,一口气吃掉了汉州市场最值钱,且还能拿来直接出售的三十五家发电厂,为此几乎把整个煤电集团都掏空了。
“我们目前的资金因为前段时间刚刚收购了三十五家电厂,所以目前的流动还是比较紧张的,您看??”
“什么狗屁,就要九百二,简直就是开玩笑,老子买了三十五家,才花了多少钱!!”
………………………………………
看起是官家与民间的事情,但其实是垄断和进步的问题,要知道汉国发展到如今,也不是没有“反垄断调查”的问题,但是大多数都是小新闻。
煤电集团负责收购的王总正在给煤电集团的老板郭恩平汇报着有关最近一段时间的电厂收购工作。
而这一切的真正的转折,起源于去年上半年的一次地方议会的听证会,听证会的内容就是“官与私”。
之所以是小新闻,根本原因就是处理的企业并不是很大,基本都在小打小闹,触碰不到实际问题,但是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发现,类似于电力,内燃机这种事关国家未来的高科技行业,还是不要做太多的干涉,毕竟光是指望那些“老实巴交”“人浮于事”的官企,还是不行的。
“他们出价多少??”
“九百二十万!!”
但开放不代表放纵,别的不说,虽然让类似煤电科技这样的私营企业进入到了发电市场这个巨大的蛋糕,但不是没有代价,其中最大的代价就是监管的严格,以及和那些官企的竞争。
而这还只是时代浪花的一个缩影,更多的浪潮,还在后面。
郭恩平被这句“九百二十万”气笑了,好似狮子一样的大鼻不断吞吐气息。
而这些也就是类似煤电这样的私人企业敢进入到原来“铜墙铁壁”一样的电力市场,最大的原因,要知道这家企业,最早其实就是给汉国很多电力发